第275章 (第2/3页)
痛乐了!“
众人安席坐了,李卫陪坐在弘历身边,一手执杯,清癯
苍白的面孔兴奋得泛上红晕,大声嬉笑道:“诸位,你们有的和我共事日子不长,有的相处得很久了。”他瞟一眼范时捷,“像我们范大舅子,都几十年交情了吧?我没有设筵请过客。
有人说是叫化子小气,其实我是没钱,当脏官咱做不来,凭俸禄呢又请不起客。
如今皇恩浩荡,吏治刷新火耗归了公,发养廉银,我李某人也就有了两个村钱。所以这头一杯咱们饮干了,恭祝圣上万福万寿!“他”阁“地一仰而尽,将杯底一
亮。众人不敢怠慢,袍袖窸窣,杯声咂啧,顿时也就饮了。
“这第二杯,敬咱们宝亲王,我的少主子!”李卫起身为弘历满斟一杯,笑容可掬地说道,“咱们浙江两省,最先实行了养廉银制度,又最先丈量了地土,最先摊丁入亩。皇上表彰我是模范总督,其实我肚里多少下水,诸位心里也都清爽。
王爷在北京,替我李卫担戴了多少,我清楚,继善老范老毛也是清楚的。
我们王爷虽说年轻,处事虑世那种细密周详,待人接物那种仁德厚道,不身在其中你想也想不到,这次王爷
奉钦命巡视咱们这块,事事高屋——嗯,这个这个远瞩,提耳命令。我们顺顺当当就把差事给办下来了。你们几曾见过四爷这样的金枝玉叶,赤了脚栉风沐雨巡查黄河堤,驾小船测量漕运淤泥,又有几个人和饥民拉絮家常,问长问短,到舍粥棚里亲自巡视赈灾?苏杭天堂近在一尺之远,我们四爷也没有去领略过。所以呀,四爷是咱们大清雍正朝的大梁大柱,也是我们的歇凉大树!来,为四爷福寿安康,顺风返京,我们干了!“
弘历听李卫连篇累牍夸奖自己,虽不无马屁上嫌疑又说
得至诚天衣无缝,听他几个成语说得不地道,肚里暗笑着举
杯说道:“小王何德何能?
这都仰照皇阿玛宏图远虑,俯倚诸君精白忠忱实心治事,两江才治得好。李卫是大模范,诸君是小模范,大家都辛苦了,我们共勉就是!“说罢和众人举杯一倾而尽。
“两江天下财赋重地,”李卫笑嘻嘻为弘历和同桌的范时捷、毛孝先和陪坐的刘统勋一一又斟上,口中说道:“我来这里陛辞,皇上至嘱再三,新政推行要稳。我看我们是没辜负了皇上,又稳又快,所以不大才得了个‘模范’彩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条好汉三个帮,全亏了两省大小七百多官儿帮衬我这大字不识的总督。
所以,这第三杯酒我独自饮了,以儆效尤。“众人哄堂大笑,李卫喝了酒,问范时捷:”我说错了么?“范时捷笑得打跌,呛嗓儿咳嗽道:”应该说‘以示敬心’。
‘以儆效尤’是刑法布告上的话,意思是不许别人照样儿做!就连你老兄说的‘高屋远瞩’、‘耳提命令’、‘节风休雨’,老范也不敢恭维。“李卫红了脸笑道:”我们师爷写的稿子,我背得不好。不过我的意思十分明白,总而言之,娘希匹的你们这些小狗和我们这几只大狗,在皇上和四爷跟前怪露脸的。共举一杯,干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