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四章写下来 (第3/3页)
不能刺激他了。
也罢,就随便写几道题目应付过去吧!
至于将来如何,也管不了那么多。
走到案前,苏木先给砚台里加了点水,捏着墨锭不紧不满地磨了起来,心念却如电光火石一样飞快转动。
会试的出题规则和乡试基本一样,只细微上有些差别,分为三场。
第一场考的是制艺,也就是八股时文七篇。其中《四书》三题,《五经》四题。
《四书》乃是科举的重中之重,四道题都是必答。至于《五经》则要求应考者选其所习之一种经考之,称为“本经”。
也就是说,第一场的三天,一共有五道题目。
第二场是考论一篇,题用孝经,判五道。诏、诰、表择作一道。这一场总共有七道题目,除了论以外,判和诏、诰、表都属于机关公文写作。
第三场则是经、史、时务策五道题。
如此算下来,三场考试,总题量达十七道之巨。
这么多题目,要想从头编出来,还真要费些精神。
苏木本打算胡乱写几道上去糊弄吴老先生的,可转念一想,老岳父本就是有大才的人。这些年宅在屋里,四书五经早已经被他读得滚瓜烂熟。至于机关公文写作,做了这一年的官,也见得多了,也难不倒他。
如果自己随手乱写,难度不够,或者说什么地方出得不妥,必然引起他的怀疑,搞不好老先生又要疯过去,那就不美了。
那么,这题目该怎么出呢?
一边磨墨,一边仔细思索着,半天,苏木也没有个主张。
要知道,会试的出题官最起码也是翰林院学士一级的官员。这样的人物,谁不是从血肉横飞的科举场上杀出来的人尖子,学养自然是当世第一。如王螯这样的人物,更是八股文大家,开一代文风的宗师。
苏木那半调子的国学基础,如果自己出题,还不被人笑掉大牙?
想着想着,他意下踟躇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