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8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llskw.org
    第38章 (第1/3页)



      枪响时,蔡廷锴正在朋友家做客。

      在接到闸北前线打来的电话后,他并未感到吃惊,而是从容地回答:按计划行事。

      然后他放下电话,跟着朋友上楼,隔着窗户看到,闸北方向果然不断有一道道密集的枪火划过天空。

      好了,不须到东北,亦能抗敌。

      虽然蔡廷锴始终有不顾一切去东北“援马”的愿望,但早在“马玉山路事件”发生之前,他就已经预感到日军海军陆战队也有发起挑衅性进攻的可能。

      抵抗是毫无疑义的,问题是要确定一条抵抗线,也就是究竟踩在哪条线上打鬼子。

      当时提出来三条抵抗线,第一条是上海市区,第二条是上海郊区,第三条是更远的昆山。

      如果按照一般的战场要求,应该是选第二或第三条,但蔡廷锴选的是第一条。

      为什么?

      第19路军有守土之责,卫戍的就是京沪,把上海丢掉,跟不抵抗也没多大区别。

      而且如果战上海,军事上可以扬长避短:咱们武器肯定不如鬼子,这是他们的长处,不承认不行,但我们能够最大限度地缩小它。

      怎么缩小呢?就是钻在城里跟他们打巷战。上海是大城市,到处都是房子,最重要的是有万国租界,老外都住在这一片,日军的飞机大炮再牛也不敢乱逞威风。

      缩小对方长处的同时,弥补自己的短处也很重要。这一点蔡廷锴也想到了。

      19路军属于标准的穷人部队,武器非常寒碜。官兵所配枪支多数为广东造的七九式步枪(那时的广东货可并不时髦,属于准淘汰产品),每支步枪配100多发子弹,没有什么重武器,只有一些汉阳造的轻机枪。

      改善武器装备成了当务之急。

      先向政府伸手,请求调拨。

      可那时候的孙科内阁自个儿都快穷得要砸锅卖铁,毁家纾难了,哪有闲心和余钱来理这个茬,所以报告打上去,连个响声也没听见。

      无奈之下,蔡廷锴只好自己想办法。好在大上海的洋行多,只要你给钱,总有办法给你弄来武器。

      最后终于筹到一笔钱,从外国洋行那里搞到了一批武器弹药,就是这批武器,在闸北巷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路军不是“九一八”时的东北军,其军事主官久经沙场,意志如铁,随时有赴汤蹈火,粉身碎骨的精神准备。

      引用《亮剑》中的话,可作如下评点:一支部队也是有气质和性格的,而这种气质性格和首任的军事主管有关,他的性格强悍,这支部队就强悍,就嗷嗷叫,部队就有了灵魂。

      因为一切早已了然于胸。

      因为一切早已准备就绪。

      因为一切早已置之度外。

      在指挥部,蔡廷锴向南京发去密电:闸北已经开火,我军决意抵抗。

      盐泽的这次进攻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一个突袭,便占领了天通庵车站。

      天通庵车站的轻易得手,让盐泽大为得意。如果再拿下上海北站,他就可以控制市内的淞沪交通了。

      第一次进攻,日本海军共投入陆战队员2000人。

      闸北前线的张若嵩团有1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llskw.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