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功能惊人的助手 (第2/3页)
份的,当确认了AR眼镜上投影的选项框后,它就通过了网络开始传输了。
“受到网络传输极限的限制,我可能会稍微变慢。”它说。
“我不着急。”杨铭依然在理解着这种模式:它就好像是同时发动了一百万、一千万个同样智慧的人,同时同步、分工不同的步骤。
这与实验室里不断寻找最合适技术是一样的道理,区别的是人比较聪明,可能会跳过重复的内容,但计算机比较死板,会一丝不苟的不放过任何一项。
但优势是,实验室能有多少人?十几个专家是一组,土豪一点的可能有几十个,国际级别的可能有几百上千。
但是它,能够同时作为一亿、十亿甚至更多的数量,去践行“勤能补拙”、“数量战胜质量”这种汪洋大海的理念。
这之后如同杨铭猜测的那样,智能对已有的条件,进行了超过十亿次的尝试,最终拿出了当前条件下,最适合的结果。
杨铭就在AR眼镜上看到了方案。
排列第一的是一种能够增加230%功率密度,200%能量密度的基于锂体系的改良电池极限办法,从各种材料、设计图纸,步骤重点都一清二楚。
在成本衡量计算上,它也通过互联网得到了最为接近的结果,也给出了误差值,因为网上的资讯,不代表现实里的一切。
但是对于杨铭已经是相当精细了,忍不住的:“你这简直是外挂啊!”
“谢谢先生!”它理解了这是一句夸奖。
杨铭笑着:“我是说真的,你用最傻瓜的排除法,把我最想要的结果拿出来了……要不你给我更新一下赛车空动技术吧,授权给你。”
一秒钟后:“您请看方案!”
杨铭发现自己被鄙视得体无完肤,当初他是在吸收了知识,打了鸡血的模式下,实验室埋头苦战不知多长时间,才拿出了认为出色的设计。
现在它轻而易举的就完成了一套全新的方案,并且比起自己的更有超前理念,更优秀!
虽然他还可以用没有进行风洞试验之前,一切都是虚的来狡辩……但他知道这之后,智能肯定会接管风洞试验,继续拿出最优方案。
“你来试试这个恢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