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论持久战〉… (第3/3页)
,那些当官的还有谁敢胡乱收税!都便宜了那些该死的贪官污吏、地方豪强!”
“咦!”刘云好奇地问道:“我记得你是一个阔佬呀?!怎么你和那些无产者一样叫苦?”转自铁血
“什么阔佬?!”汪志毅立刻摆手、摇头,“祖宗留下来的万贯家财都让我败光了!”
远处,在村委的主持下,首先从各个村小组中让村民选出村长候选人,然后再让各个村长候选人当着几百号村民发表演讲,有些候选人一辈子都没有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讲话,上了演讲台后尴尬得满脸通红,胡乱说了几句就马上跳下台,也有大胆的候选人上台后立刻当着全村人的面指责某某政敌,其理由不外乎是对方不关心抗日、生性好贪小便宜、不拥军爱民等等。
各个候选人的“施政”演讲完毕后,村民们开始投票了,每个候选人的背后都放了一个海碗,村民排着长队向自己中意干部身后的海碗里丢绿豆,这个时候哪怕是那些最羞涩的候选人也开始止不住地对亲戚、朋友、熟人使眼色,弄小动作。
刘云打断一旁默默看着这一切的汪志毅,笑着说道:“你也是这个村的人,也去投一票吧!”不等汪志毅走开,又在其耳边轻声说道:“汪直已经是党员了,你这个做父亲的也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觉悟,到时候我给你当入党介绍人。”
汪志毅一愣,感激地点点头,转身去投票了。转自铁血
随后刘云来到汪志毅给自己安排的小房间,准备专心花上几天时间写完这本手册,至于为什么要藏起来写,那是因为害怕这本书还没到时间就会被公之于众,那样一来就达不到“震撼”的目的了。
在这本手册中,刘云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政策等几个大的方面来详细解说,其中主要包括农业生产(备战备荒)、各种简陋条件下能够生产的武器和zha药、部队建设、根据地保护、各种细致的游击战术、城市游击战、乃至特种作战等进行理论阐述。这第一天刘云一直忙到深夜,写繁体字还是感觉得蛮累的!
第二天天没亮刘云就早早的爬了起来,晨练完毕后,又在草稿里加进去了日寇将有可能使用的战术(百团大战后日军的真实战术),然后是我方的应对对策。
第三天,刘云又加上去了国内的各种政治、军事势力,如何与之合作和防范的建议,这一次刘云几乎将国内的各种势力、派系囊括一空。一直忙到晚上,刘云写完了这些之后,入睡之前突然又沉思起来。
“他妈的!”犹豫了半天,刘云还是非常不爽的将这几张草稿付之一炬,这些东西如果真的落入了毛泽dong的法眼,人家反而不敢重用自己了,并且肯定还会对自己的来历和目的表示最深刻的怀疑,仅凭一个独立团团长的见识是不可能写出这些东西的。转自铁血
第四天,刘云将轴心国和同盟国的政治、军事、经济写了出来,只是这次刘云并没有将国际部分全部烧毁,而是保留了苏俄这一小部分,当作自己遇到苏俄工作组的有力证据!一个小小的独立团团长如果没人指点,同样也写不出苏俄部分!
草稿写完后,刘云准备让李远强、戴仙兵“润色、修改”。按照刘云的意思,当《‘论持久战’的使用方法》变成三个人“合伙”写的手册之后,谁也找不到破绽!
刘云埋头写作的这几天里,根据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县委等一班子人在农村将选举制落实到位后(完善的三.三制尚不具备条件,根据地太小,身边也没有国民党或者其他党派参加,在国民党的势力介入之前只能这样做权宜之计),极大的激发了老百姓的参政热情!通过选举产生了强干、廉洁的基础政权!
因为八路军不但真心抗日,又真正关心老百姓的生活幸福、生活意愿。通过选举解放、发动了群众,使得各个村子里的党员大幅度增长,最好的村子里有五分之一的人已经入党、或者要求入党,差不多该村的青壮年男女大部分都先进了!而此时“首府”王家村也已经不再是党员最多的村子。
当初有不少干部认为放权会导致好不容易搭建起来的基础政权崩溃,现在根据地党员数量的蓬勃发展彻底打消了某些干部忧虑。转自铁血
回王家村的路上,“团长,这几天咱们根据地发展的党员可多了!”小五忍不住笑着说道:“就是有一点不好,因为你藏起来偷懒,现在政委生你的气啦!”
偷懒?“呵呵!”刘云低声笑了起来,自己送给了李远强一个成名的礼物!
回到王家村之后,刘云才进作战会议室就发现李远强有点责怪的看着自己,不由得奇怪的问道:“怎么啦我的政委?”
李远强有点责备的说道:“根据地的事情很忙,你藏在新村捣鼓什么呢?”
“你看看就知道了!”刘云将《‘论持久战’使用方法》交到李远强的手里。
李远强一边翻开手册,一边嘀咕道:“组建农垦大队忙死我了,你倒好,拍拍屁股就走人……,咦?!”后面没有了声音,作为一个优秀的地方首长,李远强不可能不清楚这份手册的价值。
刘云斯文慢理的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国共再次合作后,共产党也就不能再用“打土豪、分田地”来平息阶级矛盾,但是阶级矛盾始终存在,所以只能通过教育、发动群众,让地主和农民达成了减租减息、交租交息的协议,不流血的平息农村尖锐的阶级矛盾。转自铁血
现在的“减租减息”在历史上被称为“三分封建主义、七分资本主义”的政策,由于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封建剥削,不久根据地农村的阶级关系就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地主和贫农的数量减少了,中农的数量迅速增长。而处于中间阶层的中农多了之后,整个农村的经济也会有不少起色,至少在百团大战之前是这样。
#转自铁血
十几天后,一些无主之地、荒坡上,农垦大队的战士种下了山芋、土豆、红薯等各种容易储藏、产量大的经济作物,还栽了不少榆钱树苗,因为榆钱树的叶子可以吃,随后甚至开了一口劣质土盐井。这些都不是最主要的,这里最多的农作物是棉花,棉花是制作zha药不可缺少的原料!为了避免被鬼子糟蹋,巴掌大的棉花播种地在山野之间到处都是。
转自铁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