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失算(下) (第2/3页)
一刀,他郑庆几曾吃过这等冤枉亏。
“没奈何!”郑凌很无奈,“衢山船坊的订单都排到四年后了,哪里等得起!?不过……只要攻下衢山,夺了船坊,到时要船有船,要钱却也有钱啊!”说着,他阴阴笑了起来。空中一丝残月映照,郑凌脸上的阴影扭动,一片狰狞。
衢山船坊每年出产各式大小海舶一百五十余艘,其中最好的两成留作自用,其余的则向外发卖。两浙路的船主们对此趋之若鹜,争先抢购,就算要排队等上几年也毫不在意。当年浪港寨的几次海战,以及良乡船行的顺利运作,早把衢山船坊和马大工的名号打出去了。船速快,载货多,抗风浪,易操纵,同时还经过了海战的证明,极是坚实耐用,哪个船主不喜欢这样的船?
郑凌笑声一收,又扳着手指算道:“我找人计算过衢山船坊的成本,材料人工都加上,平均一艘船仍能净赚上五百,一年发卖一百二十艘,那是整整六万贯!我们家不惜坏了名声,拉下面皮,辛辛苦苦的在海上来回跑着,每年也不过挣上七八万贯!衢山单单一家船坊就快赶上家里全年的收入了。何况他们是净入,而家里还要贴上老本去喂那些饿狼!……实在差得太远啊!”
郑庆连连点头,这些数字他听郑凌说了多次,但每次再听,心中依然会升起一团热火,灼得口干舌燥,眼中都冒着金光。为这些钱,就算再次下海做贼都值了。他望着远处,夜色下那条如蛟龙般细长的阴影,只看得一群肥羊在上面跳动。衢山并不仅仅是一家船坊,衢山港、良乡船行、还有一些杂用作坊,都是日进斗金的买卖。衢山牌的牙刷牙粉,自从郑凌在衢山走过一趟后,现在郑家上下日常都在用着。
现在谁还能记得,在五六年前,衢山前身的浪港寨,却仅是个穷得叮当响的乡下破落户,郑九当年每每听人把他跟昌国的穷鬼赵橹相提并论,总是不屑的吐口口水。但风水轮流转,从五年前开始,浪港寨就日渐兴盛,渐渐把郑家甩在了后面,尤其是赵瑜当家后,衢山岛上仿佛变成了金山,去过当地的客商都大赞着岛上的富庶,反观郑家,郑九虽是升了官,但财一点没发,家计反而日渐窘迫,一点棺材本都快蚀光了。两厢对比,郑庆不由得感叹着:“赵二郎还真是有些点石成金的本事啊!”
心中的感慨脱口而出,他立刻惊醒,这话不该在郑凌面前说的。郑凌、赵瑜两人年岁相当,郑凌一向把赵瑜视为假想敌,对赵二郎的成绩并不服气。当然,这只是郑凌私下里的想法,只有亲近之人方才知晓,若是公开出来,却只会惹人讥嘲。临危出阵、大败官军的浪港赵二,在江湖上的评价,比背信弃义的郑九还要高上许多,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