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俘王(中) (第3/3页)
在列。李乾德坐于中央主位上,阴沉着脸,几十年地积威之下,所有人皆噤若寒蝉。
“不过百多石粮草,就动起了刀枪。怎么对着城里贼寇不见如此卖力?”李乾德阴阴说着。他心中确是大恨,驻守东寨的两部人马,各有千人,今日刚刚送去百石粮食,两方就争抢了起来,刀枪之下,死伤百余。虽然伤亡不多,但仇怨便结下了,而且有了起头地,接下来其他各部会为了一点口粮分配起多少纷争,不用多想也能猜道。
东寨的两个将领连连叩首谢罪,连句辩解的话都不敢说。他们深知李乾德的性格,越是辩解,下场越惨,还不如老实认罪,正常情况下还能得到个戴罪立功的机会。
李乾德厌恶的看着磕头虫一般的两个将领,他俩再谢罪也是无用,现在若不杀鸡儆猴,严肃军纪,过得两日,他的中军都会为了一点点口粮火并起来。“御下不严,纵兵行凶,拖出去,军法行事。”
两个将领一愣,连忙高呼求饶,几个金吾卫却不管不顾,领了旨,便把两人横拖竖拽的强拉了出去,求饶惨呼之声渐传渐远,但很快便嘎然而止。
在静得一根针都能听见的营帐中,李乾德问道:“事已至此,众卿可有良策?”
一个年轻点地将领抱拳出列:“为今之计,只有一鼓作气,攻下清化。就算城中存粮被贼人烧去,但只要占了清化,再无心腹之忧,便可以把大军按都伍分去各乡各村就食。而清化城中地贼寇一去,南桑河的水贼在陆上再无根基,又没有支援,必然也会退去。”
李乾德摇头:“可有他策?”
他对手下兵将已全无信心。当得知后路粮道被断后,五日来,攻城日夜未停,但攻上城头地次数聊聊无几,而从北门豁口虽可顺利入城,但进城后的队伍便再无消息,能逃回来的十中无一。那段城墙上的缺口,就如饕餮的巨口,把近万交趾精兵全吞了下去,连个嗝都没打。
这种情况下,他哪还敢再徒耗兵将。莫说不可能夺回城池,就算夺得回,届时伤亡惨重的军卒,如何再与江面上横行的水贼相争----要说他们会自行退去,李乾德怎么也不会信的。
另外一个老将出列:“大王!既然粮草不济,战事不利,也只能先退兵再说。”
“向哪里退?安还是茶虏?”李乾德厉声问着。交趾南境,除了清化,其余二州,城垣狭小,又无粮草,都难以驻屯大军。而且有清化、南桑河隔绝南北,只要有半月音讯不通,升龙府中定然生乱。他可不想自己的位子被别人坐上。
战、走二策被否,摆着交趾人眼前的就只有一条路。一人出列,他没穿甲胄,是个随行的文官:“大王,即不能战,又不能退,还是谈和罢!昔年汉高祖也有白登之围,眼下战局不利,也只能先让一让,日后再做计较。“谈和?”赵瑜对着被派进城来交涉的使者笑道:“可以啊!只要你们赔偿了我东海的损失就行!”
使者低头:“当初是有奸人挑拨,吾王误信谗言,故而伤了贵方的商队。只要大王愿退兵,我大越愿十倍以偿。”
赵瑜冷笑:“若论身家,我可比你家大王要富上二十倍。我要你财物作甚?”
“当初动手攻打驿馆的几个将佐除了一人战死,其余皆在帐下待罪。只要大王应下,我家愿奉上这几人的首级。以消贵方之怒。”
赵瑜仍是冷笑:“我要几个脑袋干什么?吃不得,又用不得。”
那官员迟疑了一下,又道:“曾闻贵方缺乏人手,我家愿献上三千精壮,以供大王驱使。”
赵瑜笑道:“哪儿来的,要是你家大王说等回到升龙府后,过些日子再送来,那我可不会信。”
“是原清化城的百姓。他们虽然被赶出营帐,但大半仍留在附近。只要大王同意,我家愿派兵把他们驱去北港,让贵方的船只运走。”
赵瑜眼皮跳了一下,他可没想到李乾德那么不要脸皮,连治下的百姓都说送就送:“那要多少时间?你家大王撑得住吗?”
“我军中粮草充足,就算粮道被断,也能支撑数月。唯我家大王心慈,不愿双方再起刀兵,令戍人得出不得归。还望大王以和为贵,弃仇怨,修旧好,以全两家安宁。”
“那也好!只要万名精壮都上了我家的船,我便收兵回国,还了你家的清化城。”赵瑜说道:“不过,我家船少,兼东海离交趾又远,来回转运费时不少,要把人都运走,没有两月做不到。还请你家大王安心少待。”
使者脸色一变,急道:“南桑河上有贵方战船几十艘,三千奴隶,不过十艘船便能载走。何须两月之久?”
赵瑜一拍桌案,狠狠道:“我说两月就要两月!我等得起,你家大王也应该等得起!”
使者踌躇片刻,叹了一口气,像是放开了一切:“小人也不瞒大王。我军粮草已尽,断粮也转眼之事。不过我军中仍有千头战象,若是全杀了,也足够我军支撑数月。数月之间,谁也说不清会出什么变乱。想来大王也不会愿意在清化城中被围上数月。如果大王有什么要求,还请明说。若能答应,我家便会答应,若是不能,我家破釜沉舟,也要与贵方周旋到底!”
注1:宋代交趾人收割后没有脱粒的习惯。而是把稻穗捆做一捆,称为大禾。而交趾兵的军饷就是月给禾十束,必须自己脱粒、碾米ps:第二十五章俘王(上)2009-6-130:00:00昨日更新,正好慢了一秒,全勤奖这么飞了。幸好还能补救,也幸亏今天是周六,因此更上六千字的大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