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局势(中) (第2/3页)
密院事的职务,转而专任太宰一职。但今日的两份军情奏章,即未经过政事堂,也没有上报枢密院。而是被蔡京当先捅了上去。郑居中心中明白。这是蔡元长在示威啊!
暗暗叹了口气,抛开对蔡京专权的愤恨。郑居中重又把心神集中到奏章上来,两地相隔千里,时间差距近月,蔡元长却又要故意避开两府,到底是什么紧急军情?他皱眉深思,一边一目十行的检看起奏折。不移时,两份都已翻看完毕。抬手按序次把奏章交给童贯,他这时地眉头,却锁得更紧。
童贯不顾礼仪的一把将奏章拿过来——此时并非在朝堂之上,也没有太多的规矩,并不用担心哪个不开眼的御使奏他君前失仪——只展开一看,几个熟悉的字眼就登时蹦入他眼中。
东海!
赵瑜!
童贯的眼皮忍不住跳了一下,忙静下心来细读。等两份奏章一齐阅毕,他已是面沉如水:好你个赵二!竟然能玩出这等花样。他怎么也不到,数年易过,赵瑜的势力膨胀得竟如此之快,竟然能破国俘君,而且还不是小国,而是当年神宗派了三十万大军都没能攻下的交趾。也难怪蔡元长是那副神情——并不因为蔡京知道他与东海有点瓜葛——而是因为东海、交趾之乱,必然把赵佶的注意力转移到南方,从而耽搁童贯他最在意北方之事,也是蔡京到现在为止一直在反对的事情。
童贯脸色难看至极。自西征党项,拓土青唐,从而得掌枢密院之后,他最大地心愿就是能领军北伐燕云,光复十六州,从而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封王地宦官。财与权,他童大都不缺,若论色,他二十岁才入宫,少年时也不是没经历过。唯一让他遗憾的,就是不能在史书上堂堂正正地留下名号。
阉人就是阉人!童太尉在与大宋士大夫们的交往中,就算那些人再是恭敬,但他总能在他们的眼睛里看到这句话。不论他功劳再大,不论他官位再高,那些士大夫眼底的轻蔑却始终如故。童贯不是没有愤恨过,只不过少了几两肉,但在士大夫的眼里,却让他多年立下的功劳一概被抹杀。只是他却无可奈何,有资格编写史书的,就只有那些人。千百年后,人们能知道蔡京、郑居中,却不有人记得那个大败西夏,收服吐蕃的宦官。莫说千百年,就是现在,汴京城中也没几人记得当年他的师傅——李宪李太尉——在关西立下的功劳了……)
但如果童贯他能领兵收复燕云,受封为王,那就完全不同了!就算那些人再愤恨,再不屑,也不得不把他的名字写入青史之中。名垂千古啊!作为一个无法留下后代的阉人,他还能奢求什么?所以朝中这两年来一直都有联金攻辽的声音,在那些声音之后,都有他童贯的影子。而天子赵佶,也被这些声音所鼓动,渐渐起了北伐念头。现在的西夏,在大宋不断进逼的军事打击下,国势日衰,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