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第3/3页)
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车轮舳舻转过几重宫阙,顾澜衣一脸遣倦的坐在马车里,突闻一阵诵经咏佛之声幽幽传出,那声音不大,但是平静而充满了虔诚,传入心底,无端带着几分神圣而静默的庄严。
顾澜衣闻之一怔,她读过许多医书,亦曾经日日把佛祖挂在嘴边,所以知道她念的是《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上的一段。
她以前信佛,亦对佛祖存有敬畏慈悲之心,然而此刻听起来,顾澜衣只觉那人念了很长的一段都是什么空空灭灭,灭灭空空,纯粹是荒唐好笑的无稽之谈。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
那念经之人恍若没有看见这边有车马停下,仍旧旁若无人的念经,顾澜衣突然听到这“能除一切苦。”一句,再也忍不住的“哈”的一声冷笑了出来。
勾手挑帘望去,只见红墙碧瓦之下,一光头和尚正坐在蒲团上敲着木鱼,那面容庄严肃静竟是与周围的红墙宫灯格格不入。
那和尚似乎听到了笑声,终于发觉有人,顿了一下,看了顾澜衣一眼,突地叹了一口气,继续念经。
他只看了顾澜衣一眼,然而顾澜衣却觉得被他看得全身鸡皮疙瘩都冒了起来,只觉得那光头和尚眼神仿佛已经穿透了千百年的时光,从上到下将她的一切看得清清楚楚,不由蹙眉,冷冷一笑,怒道:“你看什么?”
那和尚不说话,顾澜衣怔怔的盯着和尚,隔了好一会儿,怔怔的听着他念的经文,嘴角突地勾起了一抹嘲讽的笑容,道:“大师。澜衣有些事情不解,想请大师为澜衣解惑。”
那光头和尚又自顾念了好一会儿,这才抬起头来,对顾澜衣道:“施主。请回吧。”
顾澜衣“呵”一声挑眉,施施然出了车厢马车,双脚搭在马车边缘,笑道:“澜衣虽不是我佛中人,但也知佛道众生平等,大师这般态度,岂非有辱佛意?”
光头和尚双手合十,宣了声佛号,道:“机缘未至。”
顾澜衣不理和尚拒人于千里之外自顾的说了下去:“大师。我记得佛祖有言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但是澜衣曾经在书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农夫在寒冷的冬天里看见一条冻僵的蛇,觉得它很可怜,就把它拾了起来,小心翼翼地揣进怀里,用暖热的身体将蛇裹住,但是那条蛇它彻底苏醒过来之时,却是立即恢复了自己本性,恩将仇报,用尖利的毒牙狠狠地咬死了那农夫,事后有人在书上评价那农夫明知蛇非善类却意欲施救,真是愚蠢至极,然而我知晓书上又有释迦牟尼佛过去世行菩萨道时,割肉喂鹰……澜衣想问,对于农夫和佛祖这样的做法,大师何看?”
光头和尚朝顾澜衣作了个揖,道:“施主心中本有意想,意不在此,何必再问小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