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21章 吹捧的通稿该怎么写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llskw.org
    第621章 吹捧的通稿该怎么写 (第1/3页)

    首映式刚刚结束,一位戴着眼睛的年轻记者参加过新闻发布会,立即钻进入住的酒店,坐在书桌前的椅子上面,如同老僧入定一般,闭着眼一动不动,大脑开始全速运转,结合《十面霾伏》的情节以及首映式上的部分情况,幻想一部在戛纳电影节上大受欢迎的新片该受到怎样的待遇。

    是不是事实并不重要,最为重要的是稿子要能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

    年轻记者这时睁开眼睛,拿起面前的钢笔,笔尖接连落在稿子上,发出“沙沙”的声音。

    “昨天,有幸在现场亲眼目睹了《十面霾伏》的首映式。”

    因为稿子发回去,不计算时差的话,也要第二天才能见报,所以年轻记者特意调整好了时间。

    “真的是三生有幸,因为不在首映现场,你永远都不会知道,一部武侠片竟然能在戛纳电影节上,在国际电影圈引发如此轰动!”

    写到这里,年轻记者稍稍停笔,组织了一下语言,继续写道:“掌声几乎将卢米埃尔大厅的顶棚掀翻,如果卢米埃尔先生能够看到这一幕,也会震撼吧?”

    “观众,来自国内的观众,来自法国的观众,来自美国的观众,来自全世界的观众,全都在不停的鼓掌!”

    “手,拍红了!拍疼了!拍的麻木了!依然不停!随着男一号的背影和男二号抱着倒在雪地上的女主角,悲痛欲绝的画面就此在银幕上的定格,随着片尾曲演唱者、国际著名歌唱家凯瑟琳-巴特尔那极具磁性和穿透力的歌声,随着字幕一行行的滚动,全体观众起立鼓掌,掌声如暴风骤雨,似乎要掀翻卢米埃尔大厅的穹顶,渐渐又变成了有节奏的击掌,五分钟,十分钟,二十分钟……像是要永远鼓下去。”

    仿佛这一切都曾亲眼目睹一般,年轻记者写出的话语间,充满了真情实感,甚至能叫人感觉到卢米埃尔大厅首映现场那感人肺腑的画面。

    “很多观众不自觉的落泪,被故事感染,为影片感动!”

    写到这里,年轻记者想起来,还要适当的吹捧一番演员,戛纳远离东方,记者之间又与制片方有默契,想要写什么,还不是全凭手中这根笔?

    年轻记者琢磨了几分钟,继续落笔。

    “女主演的脸上淌满泪水,泪水映衬着她那东方式的迷人的微笑;两位男主角第一次经历这样的场面,一时间竟显得有些不知所措;张导演是见过大世面的,面对此情此景也不禁为之动容,带着他的三位演员频频的向观众鞠躬致谢,但观众还是不依不饶,把巴掌拍得更响……”

    年轻记者这几年常驻国外,国外娱乐记者花团锦簇的吹捧看得太多了,难免学到了几分。

    如今顺手拈来,更是恰到好处。

    但年轻记者清楚,仅仅有观众是不够的,还要扯上一些重量级人物,尤其国际电影圈的大人物,那样才能突出影片和主创人员的不凡。

    “这就是昨天发生在戛纳电影节《十面霾伏》全球首映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llskw.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