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第3/3页)
此胎中受热也。以蚯蚓泥(又名曲 )捣敷囟门,干则再换,不过三次即愈。或以生南星 又方∶甘草、猪胆汁泡过,焙干研末,每用一二分,乳汁调服。
又方∶熊胆少许,蒸水洗眼上,一日七次。如三日不开,宜服干地黄、赤芍、川芎、炙草、归身、花粉各一钱,为末,灯心汤调灌之。
又方∶雄鸡胆,灯心蘸点,极效。或用人乳蒸川连点之亦效。
又方∶胡黄连一钱,研末,人乳调敷足心(男左女右),神效。
又方∶黄连、黄柏、当归、赤芍各二钱,杏仁(去皮尖)五分,打碎,以乳汁泡一夜,蒸
小儿斗眼
黑眼珠呆而不动者是。方见目部。
小儿变蒸
自生下之日起,三十二日为一变,六十四日为一蒸,再过三十二日为一变,再过六十四日为一蒸,至五百七十六日而止,每当蒸变之日,身发微热,不必服药。
两腮肿硬
新产月内小儿,有噤口不乳,啼声难出,两腮肿硬有核,名螳螂子,又曰 腮。熟谙稳婆将利刃于口内两腮剖开,挖出坚光恶肉,形象颇肖桑螵蛸。伤处搽药自愈。若割治少迟时刻,则肿延喉鼻,不可救矣。多有割伤致命者,终非良法。今得一方,用麝香一钱,朱砂五分,螺蛳七个,同捣如泥,敷囟门上,俟干时自落,切勿剥去。若重者,将针微刺患处出血,以好陈墨搽之自愈。或溏鸡粪涂之更妙。切勿妄用刀割,致伤儿命。后有芙蓉花诸方,最为神妙。
又方∶蜒蚰一条(查《药物备要》便知),银朱钱半,同研烂,搽肿硬处,勿令擦去,即 又方∶桑柴炭少许,入雄鸡冠血二三滴,再加盐卤一匙和匀,时时搽之,亦效。
又方∶青橄榄核(又名青榄,如无,以盐橄榄核泡去盐味用亦可),好醋磨汁搽之。
又方∶红饭豆(扁小微红者)七粒,研末,好醋调敷,效。
口角生疮
乱发烧灰,猪油调搽。
口角流水
方见口部。
口肿并生马牙
小儿口中肿起如菌,名乳菌。牙龈生白泡子,名马牙疳,致小儿不能吃乳。以指摘去其头,倘有血出,以绵拭去,轻者京墨搽之即愈。重者急以僵蚕三条(去丝嘴),人中白四分,冰片一分,共研细,搽患处,略停片刻,用绢蘸茶洗净再擦,一日三四次,自愈。如未愈,方中加硼砂、血竭、青黛各三分,儿茶分半,药珠一分,各为细末,和入前药,每日洗擦三四次,无不愈者。或用马齿苋根,瓦上焙干,少加雄黄研末吹之。并用后芙蓉花诸方更妙
口生白点
初生百日中,口中白点不计其数,拭之则去,少刻复有,满口缠遍,内窜入喉,日夜啼哭不乳,俗名雪口,又名鹅口疳。用甘草、黄连等分煎汤,以绸裹指拭去,取桑皮中白汁涂之立愈。或用陈墨点之亦可。再以辰砂益元散(见备用诸方),灯心汤调下,则不再发。
又方∶槟榔烧枯研末点之,立见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