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第2/3页)
由于“家教”、“母教”,却很少甚至没有听见过蒋介石对于父亲的怀念和颂扬。蛛丝马迹,就因为“蒋母”被渲染得过份“伟大”,因而显出了“蒋父料的渺小——甚至不存在,此其一。
父母死后合葬,以往在民间视为当然之事,而这个风气在江浙尤甚。”贫穷夫妻百事哀,大难来时各自飞。“连骨头烂在何处都无从揣测,遑论合葬?但蒋介石是中国的首富,又是当年的”中国第一人“,他为什么不把父母合葬在一起呢?你说他不重视”死后哀荣“,那么关于”蒋母墓“的极力渲染又当何解?见不得人、甚至死后不见坟墓的”蒋父“其中必有奥妙,此其二。
浙东风俗,不但父母死后合葬,而且如果子女早荡,做父母的也得给死者找个”对象“,把生前从未见面的一对年轻”死鬼“合葬在一起,使他俩在九泉之下结为夫妻。而两家不幸的父母也就成了亲家,彼此了却一段心愿。蒋介石既自称为奉化人,岂有不知这个风俗之理?而”蒋父蒋母“并非阴间姻缘,使之葬在一起更是顺理成章,但事实上并不如此,蒋使他的父母”死后离婚“,显然并非”顾此失彼“,内中必有道理,此其三。
香港上演过一部国语电影,里面有一幕新嫁娘同雄鸡拜堂成亲的镜头。有钱人家的儿子死了,找一个贫穷的女孩子作”象征结婚“,那个女孩子当然得守一辈子活寡。生前不能睡在”丈夫“的怀里,死后却要葬在他”丈夫“的”棺“旁。这种惨无人道的悲剧也正是浙东当年的风俗,它说明一件事情:在可能范围以内,不论手段如何残酷,绝不能让一个大地主的儿子做孤魂野鬼。蒋介石满口忠孝仁爱,却让他父母死后分葬两地,对这一件在他是轻而易举的事情都不能”尽孝“,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怀疑,此其四。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的”声望“不可一世,他的一个老师为了炫耀他与蒋家的关系,编印了一部《民国十五年以前之蒋介石先生》,宣纸仿宋,装订华丽,共二十余本,分装三函。里面提斑蒋母与肃庵结婚的年龄,说是二十二岁。女孩子二十二岁出嫁,在新社会已经嫌早,在香港算不了什么,但在当年的溪口却不寻常。有钱人家抱孙心切,”爹十三、娘十四“,早婚风气甚盛;蒋介石与毛氏结婚那年,只有十五岁。贫穷如庄稼汉者,因为需要劳动力,结婚年龄也非常低。女孩子逾十五六没人说亲,她父母就开始担心;到十七八还找不到婆家,她父母要急得拜托三姑六婆,代为作伐;女孩子逾二十岁还在待字闺中,那这个姑娘一定有了问题。所以,当时逾二十岁才出嫁的女孩子,如非长得太丑,就因为私奔潜回,寡妇再醮那些原因。肃庵的续弦并不丑,而到二十多岁才结婚,证明了她的嫁给肃庵,是有其不平常的经历,因此也使人不能不怀疑,此其五。后来这部《民国十五年以前之蒋介石先生》被蒋介石禁止出售,有人认为,把她母亲出嫁的年岭”公诸于世“,把当时当地的风俗戮了个大漏洞,是禁止这部书销行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这部书对蒋是如此歌功颂德、拼命赞扬。
上列五点,以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