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llskw.org
第430章 (第1/3页)
编辑部开例会时,总编辑罗承勋先生便把这件事提了出来,与会者人人摇头,表示不感兴趣和不能胜任,对于“写蒋介石”没有创作冲动。大家都只有三十左右的年纪,对蒋认识不够,无从下手。记得一致提议函请北京等地老前辈帮忙,不久回信说,大家都忙,没有时间替香港报纸写小说,请《新晚报》自己解决。
已经记不清开过几次例会,反正最后决定作为一个写作任务处理,而末了这任务竟落在我的身上。在《大公报》、《新晚报》编辑部里,说到写文章真是好手似云,而所以轮到我这个“附骥尾者”,同事们的意见是:一、我在蒋介石“发迹”的上海住过;二、上过抗日战争前方;三、到过内战前方;四、跑过一些地方包括台湾;五、其实这是个重要原因——当时我每天写稿不过两三千字——“反正你有空,就这样了”。
对我来说,真是任务艰巨。对于一个人人皆知的角色,不比一般小说中人物,可以虚构,又不能仅凭资料去写,否则效果与催眠剂无异。冯平山图书馆等有关蒋的资料有的是,但是不敢用,烦闷不堪时想到了友人惠赠我的五页“八行笺”。
那是一九四九年冬天,有一位真正的蒋介石侍从室侍卫官退休后来港,寻亲访友,希望“叶落归根”,并且很快获得批准。在他回乡之前用八行笺写下了一些有关蒋的情况,内一中有五页是记载抗战时他奉蒋之命,在重庆监视蒋的兄长郑绍发的经过。由于事隔三十年,已记不起这五页纸由友人送给我的经过,反正当时在烦闷不堪时想到了它,并且全家协力寻觅,花了几天功夫才找到了这薄薄的五页纸。
然而一则以喜,一则以疑,我不大相信这位侍卫官所经历的,蒋介石怎么会有这一段传奇式的故事?然后根据他的家谱、浙江地方志、风俗习惯、蒋的传记等等逐一核对,再加上他的成长过程和各个阶段的表现,我才深信这位侍卫官的所述,而且他没有“骇人听闻”的必要,这五页八行笺与其说是欠缺文采,毋宁说是朴实无华。于是我就动笔写《金陵春梦》的第一集《郑三发子》。连载第一天发稿,排字房催排笔名时,才从“宋乔”身上得到启发,起了个“唐人”的笔名,唐、宋、元、明、清,顺口嘛。
事后证明,读者对这个样子的开头是感到兴趣的。我自己对相反的意见或抨击也非常留意,倒不是担心有人控告我毁谤,而是担心有人责备我为反蒋而出此一着并不光采,其实拙作中对蒋母寡妇再嫁这一些是十分同情的。反蒋也在于反他从郑三发子变成蒋介石后,就忘记了灾民痛苦而骑到人民头上,并没有反对郑三发子,可能这明确的态度获得了“忠贞之士”的“认可”,台港蒋方人士亦未因此骂街。
某报月刊曾有专文为蒋“辟谣”说,蒋并非郑三发子,也非蒋母与雪窦寺和尚所生,而是他寡母与一不知名的村人所生,云云,这一辟谣却列入了旁证范畴,大概为作者所未料及。
一九八一年香港《七十年代》上曾发表一篇文章,说该文作者游览浙江奉化溪口时,未闻郑三发子的说法,在下所写尽属“空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llsk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