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2章 (第3/3页)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要清醒地承认反革命力量暂时是强大的,要看到革命低潮的到来。他强调说:“失败就是失败,承认失败还可以不失败或少失败些,现在要赶快部署打游击。”

      项英对形势的估计,受“左”倾冒险主义领导者的影响较大。他认为,红军主力长征后,能在湘西连续打几个大胜仗,建立新的苏区,大部分敌人将会被吸引到那里去。等待红军主力回师,我们就能粉碎敌人的进攻,恢复已失去的中央苏区。事后看来,这个估量是不正确的。1937年项英在回顾红军主力长征后的这段经历时说: “当时另一个很大的可能性是,若红军主力不能在湘西立脚或进行反攻不利时,就不能吸引大部分敌人离开中央苏区。”他说:“我当时对明显地摆在我们面前的后一种可能性,没有估计到即或估计也是非常不够的。”

      由于对整个斗争形势的严酷性估计不足,项英把工作发展重心寄托在红军主力方面,而不是建立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那时,他虽然已放弃了“左”倾冒险主义领导者坚持的那一套阵地防御战,放弃了短促突击战术,但是,在总的方面仍然是采取大兵团作战方针,以期红军主 力回师,配合反攻。因此,采取各种措施来充实红军第二十四师,对地方游击战的发动反而不重视,将其置于次要地位。

      陈毅则持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蒋介石的兵力大大超过我们。他用一部分兵力去追堵主力红军,而以另一部分兵力留在这里对付我们。我们不能依赖红军主力,应当独立自主,作坚持斗争的打算。因此,应迅速把干部和部队分散,开展广泛灵活的游击战争。他说:“红军二十四师和游击队应立即分散到中央苏区各个地方去,作为游击战争的骨干。这样可以保存一批相当可观的力量。高级干部如瞿秋白、陈正人、周以栗等都有病,还有一些不能走的知名人士,最好让他们穿上便衣,到白区去隐蔽起来。坚持打游击,他们是吃不消的。”

      当时我只有十九岁,原任闽赣省军政委员会团代表,不久前才回到中央苏区,任共青团中央苏区分局委员兼儿童局书记;接着,又调任共青团赣南省委书记(当时共青团也称“少共”),同志们亲切地叫我“阿丕”。本来我以为会跟红军主力长征的,没想到领导要我留下来。当时 只知道项英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副主席;至于陈毅,我看见过,他说话豪爽,待人诚恳,可亲可敬。他们对形势的估量和对斗争的部署,我都是事后才知道。不过,在这个历史的转折关头,我感到陈毅看形势比较客观,他的意见也比较切合实际。比如他主张让一些知名人士到白区隐蔽起来,我就有同感。记得1935年新年时在中央分局驻地,我看到了瞿秋白同志,他当时身患疾病,脸色很不好,还有些浮肿,正在自己动手煮稀饭、煮鸡蛋。柴草很湿,满屋是烟,他不断地咳嗽着。当时我感到十分调怅,像他那样的身体,怎能坚持打游击呢?

      项英是中央分局书记,并兼任中央军区司令员,重大问题最后由他决定,他没有及时采纳陈毅的意见。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