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2/3页)
躁烦热盛在于内者,宜取八会之气穴也。谓腑会太
仓中
腕穴,脏会季胁章门穴,筋会阳陵泉穴,髓会绝骨穴,血会膈俞穴,骨会大杼穴,脉会太渊
穴,气会三焦膻中穴,此是八会穴也。
\x痈肿奇络而畜邪,先由砭瘳。\x经云∶病患脉隆盛,入于八脉而不环周,十二经亦
不能
拘之,其受邪气蓄积肿热,宜砭刺出血。古者以砭石为针,《山海经》曰∶高氏之山,有石
如玉,可以为针,即砭石也。今人以铍针代之也。
\x况乎甲胆乙肝,丁心壬水。\x甲胆乙肝者,谓五脏五腑,拘之十干,阳干主腑,阴
干主
脏。故《天元册》又曰∶胆甲肝乙,小肠丙心丁,胃戊脾己,大肠庚肺辛,膀胱壬肾癸,五
脏五腑,收血化精合处,便是三焦包络二经元气也,合为十二经遍行也。贾氏各分头首,十
日一终,营运十干,皆以五子建元日时为头也。
\x生我者号母,我生者名子。\x夫五行者,在人为五脏,注穴为井荥俞经合。相合为
夫妻,我克者为七传,克我者为鬼贼,我生者为子,生我者为母也。
\x春井夏荥乃邪在,秋经冬合乃刺矣。\x此言逐回时取井荥之法也,假令春木旺刺井
,夏
火旺刺荥,季夏土旺刺俞,秋金旺刺经,冬水旺刺合,四时刺法,根据此推之,以泻逐时所胜
之邪毒者也。圣人所谓因其时而取之,以泻邪气出也。
\x犯禁忌而病复,\x禁忌者,非惟人神所在也,谓大饥大渴,大寒大热,大饱大醉,
大虚
大竭,大劳大困,皆为针家之禁忌。若虚实不分,浅深不及,犯触人神,颠倒四时,其病愈
而必复,切须诫之诫之。
\x用日衰而难已。\x本论云∶病于当日之下,灸五行之刑制者,其病克而难愈也。谓
心病
遇庚日,肝病遇辛日,脾病遇乙日,肺病遇丁日,肾病遇己日,小肠病遇壬日,大肠病遇丙
日,胃遇甲日,胆遇庚日,膀胱遇戊日,斯皆率义正气日下受制而气衰,刺病难愈故也
。
\x孙络在于肉分,血行出于支里。\x孙络,小络也,谓络之支别也。行于分肉之间,
有血留止,刺而去之,无问脉之所会。
\x闷昏针运,经虚补络须然;\x本论云∶若学人深明气血往来,取穴部分不差,补泻
得宜
,必无针晕昏倒之疾;或忽忙之际,畏刺之人,多针则伤,壮者气行自己,怯者当速救疗。
假令针肝经感气运,以补肝经合曲泉穴之络;假令针肝络血运,以补本经曲泉穴之经,针入
复苏,效如起死,他皆仿此。
\x疼实痒虚,泻子随母要指。\x病之虚实者,痒则为虚,痛者为实。刺法云∶虚则补
其母
,实则泻其子。假令肝脏实,泻肝之荣行间穴,属火是子;肝脏虚,补肝之合曲泉穴,属水
是母。凡刺只取木经井荥俞经合五行,子母补泻,此乃大要也。
\x想夫先贤迅效,无出于针经;今人愈疾,岂离于医法。\x古之治疾,特论针石,《
素问
》先论刺,后论脉;《难经》先论脉,后论刺。刺之与脉,不可偏废。昔之越人起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