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二十一章 元祐字典 (第3/3页)
典’,赵煦估计,没有五六年的时间,调动大量人手是不可能做好的。
这可不仅仅是赵煦的献礼工程。
也是将来用来安置致仕宰执,优容元老重臣,甚至可以拿来安置那些自己不喜欢但又实在没有借口打发的大臣的大工程!
当某个大臣,让赵煦不喜欢或者单纯感觉他可能阻碍自己施政的时候。
赵煦就会将他请来编纂《元祐字典》。
在现代,把人打发去地方志、科技办,是典型的流放。
但在大宋,被天子任命主持编辑类似字典、文库之类的工程的大臣。
这是荣耀!
多少人打破脑袋,都争取不到的天恩!
这是所有士大夫,都没办法拒绝的!
立言、立德、立功三不朽嘛。
现在,朕给卿一个青史留名,流芳百世的机会,卿还不赶紧说声:谢谢官家?
所以,赵煦其实已经想好了,向永乐和弘历学习。
将来搞一个元祐大典!
一方面,抢救传统经典,保护先人典籍给子孙后代多留一点遗产。
另一方面,则可以维护朝野的稳定。
不再需要用贬官的方式来激化矛盾。
元祐大典,这样的国家级文化工程的主持者或者参与者,足以安抚人。
同时还能叫他感激涕零。
赵煦将手里的元祐字典翻阅了一遍,然后满意的点点头。
这部字典,是赵煦特意吩咐的,第一卷以太皇太后七月十六日坤成节为数,一共七百一十六页。
第二卷则是以向太后生辰八月二十二日为数,一共八百二十二页。
将书页合上,赵煦带上这部厚厚的字典,对邓润甫道:“学士随朕一同去保慈宫,向太母献礼吧!”
邓润甫再拜:“臣谨遵圣旨!”
他虽然是在学士院,可昨天的事情,他也听说了。
于是本来就很恭敬的态度,现在变得更加恭敬,甚至可以说是战战兢兢。
至少,在赵煦面前他是这样做的。
赵煦也懒得去管这个事情。
邓润甫是他信任的忠臣,绝不会背叛他——上上辈子,元祐时代后期,邓润甫在范纯仁等人的建议下召回后,就一直通过种种途径或明或暗的和赵煦表忠心了。
事实证明,他也确实是忠臣。
召回章惇,平反蔡确、邓绾等冤案,开启绍圣绍述的先河,都是邓润甫一手为之!
带着邓润甫,到了保慈宫。
两宫还在帷幕中批阅奏疏,看到赵煦带着翰林学士,手里还拿着一本厚厚的书。
两宫都有些惊讶。
赵煦却已经将那本厚厚的书,勉力的举在手中,然后跪下来,拜道:“太母明日圣节,因皇考丧期而不能庆贺……孙臣惶恐,乃命翰林学士臣润甫,效汉许慎之《说文解字》,以偏旁部首为索引,按笔画多寡为顺序,编《元祐字典》以为太母贺寿!”
“恭愿太母千秋!”
说完,赵煦就再拜俯首。
而坐在帷幕内的太皇太后,已经欣喜若狂,甚至感动的都要流下泪水了。
本来设计过,刘挚、王觌跳坑的剧情,但我想了想,然后代入了这些人的想法,觉得他们不会跳坑。
原因?
现在带头大哥在陈州,而且他们也没有得到两宫信任。
真头铁的冲塔,那也太蠢了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