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百二十九章 吕惠卿回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七百二十九章 吕惠卿回朝 (第2/3页)

给出了建议——臣等乞以资政殿学士、判真定府臣璪,为正议大夫,提举中太一宫。

    两宫那边自然没有意见,就将这劄子送来赵煦这里,若赵煦也没有意见,就会用印后命学士院制诏颁布施行了。

    赵煦会有意见吗?

    当然没有了!

    因为他对张璪的莽撞也很恼火!

    于是,便对身边的冯景吩咐了一声:“派人将劄子送去学士院,命学士院制诏,循故事推恩罢!”

    “诺!”冯景领命,接过劄子,躬身退下。

    赵煦微微叹息一声。

    在他看来,张璪是自作自受。

    韩绛致仕后,他就忽然上书告病。

    扯了一大堆有的没的,话里话外,却都是在说,元丰八年的时候,他有定储拥立之功,国家不该忘记他云云……

    纯属利令智昏!

    正如赵煦所言,太急了!

    他哪怕等个几个月再告病,都堂宰执们都不会对他下这么狠的手。

    偏他急躁,于是就得罪了一大堆人。

    其中,最不爽的,自然就是当朝的首相吕公著了。

    而吕公著什么人?

    政坛老人,从熙宁、元丰时代走过来,历经无数波云诡谲,却依旧屹立不倒的不倒翁。

    他能被张璪拿捏?威胁了?

    开玩笑!

    你不是自称有病,身体不好吗?

    好!

    朝廷给你升官加爵!

    快说多谢吕左揆!

    升正议大夫只是个幌子,真正的杀招在于加宫祠官。

    宫祠官在大宋政坛,自来只有两个用途。

    授给亲贵勋臣、致仕元老的时候,代表着朝廷恩典和皇帝宠幸(能多拿一份俸禄!)。

    但,在授给在任文臣的时候,味道就变了。

    因为宫祠官有一个特点——不任事!

    这个特点在大宋很棒!

    完全就是给异见者们量身定做的枷锁。

    正所谓‘罢之则伤恩,养之则玩政’,而宫祠官刚好可以规避这些缺点。

    有了宫祠官系统,朝廷就可以合理合法合情,而不失体面的,让一些重臣靠边站,将其慢慢边缘化。

    你不是牛逼吗?

    那就去侍奉三清道祖、五岳帝君吧!

    自然,张璪既授宫祠官,那么其判真定府的职事自不能再履行了。

    按照惯例,他在真定府的权力,将由通判接掌。

    至于他本人?

    好好养病吧!

    运气好,过几个月或许能调到东南的富裕州去当寓公。

    但在政治很显然。

    除非出现奇迹,不然张璪的政治生涯算是完蛋了。

    打发走冯景,石得一就出现在了赵煦身边,他低声禀报着:“大家,探事司刚来报,言是故御史中丞、枢密直学士舒亶,方才回京了……街道司的贾种民,亲自在州桥下将之接到了朝集院……”

    “舒亶吗?”赵煦微微抿了一下嘴唇:“真巧!”

    刚刚打发走一个期货死人,就回来了一个本已经在政治上被宣判死刑的人。

    “听说舒亶在堆垛场的码头上,见到了苏辙出知陈州,友人送行的场面,便询问了码头伙计有关情况……”石得一继续汇报着。

    赵煦眯起眼睛来,坐直身体,问道:“他怎么说?”

    舒亶,赵煦的父皇贬废的,如今又蒙太皇太后恩典起复。

    所以,这个人的忠诚度,在赵煦眼中是可疑的。

    得看看他到底有没有心怀怨言?又是否对先帝有着怨念?

    石得一摇头奏道:“据说舒亶未发一言,只是问了些叶康直案的缘由……”

    说着,他就简要的和赵煦汇报了一下,探事司通过种种手段,从那伙计以及其他人嘴里探查到的内容——这很简单,请这些人喝酒吃肉。

    二两马尿一下肚,什么事情都能被引导着说出来。

    赵煦听完,微笑起来。

    自他即位开始,他就一直在逐渐的通过各种办法,悄咪咪的给他的父皇涂脂抹粉。

    从去年开始,随着汴京新报的影响力扩大。

    他就更是肆无忌惮的指使着童贯,给他父皇写各种洗白小作文。

    主要风格,可以参考知音、读者上,对于欧美当政者的美化、粉饰。

    当然,不可避免的进行了符合大宋人文与社会的改编。

    但基本风格没变!

    主打的就是一个亲民!

    于是,在赵煦这两年的粉饰下,他的父皇,大宋神宗英文烈武圣孝皇帝的名声与形象,如今已发生了重大变化!

    从过去舆论中毁誉参半的‘变法之主’、‘专断独行之君’,慢慢的向着一个想要有所作为,勤政爱民,关爱底层人民生活,但造化弄人,命运多舛的‘圣主’、‘明君’转变。

    这种带着一定悲情色彩的君王形象,很好的贴近了底层人民的幻想。

    在精神上,给与了人民慰籍。

    效果非常好,甚至超过了过去赵官家们给自己塑造的形象——官家是好的,坏的都是下面的贪官污吏!

    至于你要问,这才过去两年多,怎么汴京人就这么健忘?

    但事实就是如此。

    无论什么时代,群众总是健忘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