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救人如救火 (第3/3页)
李,再来到机场,恰好可以起程。
南京到徽州的距离很近,毕竟两省相邻,再远也远不到哪里去。
在乘坐飞机的时候,方元也努力回想徽州的一些情况。他的地理不错,加上徽州有大名鼎鼎的徽派建筑,也是他上学时候研究的重点,对于徽州自然不算陌生。
作为著名的旅游城市,徽州与其境内的绩溪、婺源两县共同构成的古徽州地区,创造了中华三大地域文化之一的徽文化,孕育了明清商界闻名达五百余年的徽商。
徽安的产生,这也是有历史根源的。毕竟皖南地区,群山环抱,耕地面积少。徽州人想要谋求出路,得到更好的发展,那么也只能经商了。
以至于自古以来,就有无徽不成镇、徽商遍天下的说法。同时也就是徽商的存在,才造就了流传很广的徽派建筑。毕竟古代的商人,由于朝廷的抑商政策,哪怕商人赚了许多钱,地位也不会很高。
按照土农工商的排序,商人再有钱,身份也很卑微。所以商人发家致富了,第一件事情就是回乡置田,供家族子弟读书,希望他们科举及第,出人头地。
有钱,又有上进的动力,那么徽州的文化事业,自然是蓬勃发展。读书人一多,那么考上进士的人自然不少,什么连科三殿撰,十里四翰林之类的事情,也不算稀奇。
官商儒一体,对于居住的环境,肯定讲究起来。加上徽州地区,有山有水,也有盆地、平原,波流清沏,溪水回环,到处清荣峻茂,水秀山灵,犹如一幅风景优美的画图。
在山青水秀的地方,自然有古代工匠发挥的余地。在一代一代匠人的积累下,独具地方特色的建筑格局,自然是应运而生。
说白了,古代也和现代一样,基本上是有钱有地位的人,才修得起好看奢华的大房子。没钱的,有茅草屋、泥瓦房住就不错了,也不可能形成什么建筑流派。
纵观古今中外,都是一个样,没有什么例外。
在方元沉思的时候,飞机也平安抵达徽州机场。等他拖着行李走出机场,然后就看到有人高举一个写着自己姓名的大牌子,应该是房东升安排迎接他的人。
方元也不迟疑,直接朝那个人走去。走近了,他也看得清楚,那人二十多岁左右,身材壮实,模样有些憨厚,应该是司机之类。
方元自我介绍,那人也十分热情,不过很尽职尽责,看了他的身份证之后,这才引着他来到外面上车,然后轻快开车而去。
方元没来过徽州,对于这里的情况不熟悉,更加不清楚房东升住在哪里,所以一上车就闭目养神,根本没有留意司机开车前往的地方越来越偏僻。
或者说就算留意到了,方元也不会在意。毕竟房东升也说了,他受朋友之邀来游玩,他的朋友估计也是大富豪之类。富豪都有在山郊野外修建别墅的癖好,车子现在朝偏僻的地方开去,自然也不奇怪。
不过偏僻的地方,路途也不怎么好走,崎岖不平,有些颠簸。突然之间车子晃荡一下,接着就熄火了。司机呆了一呆,连忙下去察看,随即懊恼道:“轮子陷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