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第3/3页)
如今尤省长都要亲自视察枫林镇,梁光华不得不问问情况了。到时候省长问起来,他梁书记一问三不知,也不是那么妥当。
要布置的事项不少,会议开到比较晚才结束。
会议结束之后,梁光华的秘书李长胜叫住了高洁和范鸿宇,微笑着说道:“高书记,范镇长,能不能辛苦你们,搞一个简单点的数据出来?”
无疑,梁光华想要这么一个简明扼要的数据表。他年纪大了,单单听高洁一次汇报,怕是记不住。
“没问题……”
高洁笑着答应下来。
“不好意思,这么晚了,还要辛苦你们。”
李长胜便带着歉意说道。
范鸿宇笑了笑,随即从公事包里掏出一张信纸,上面黑乌乌的写满了各类数据,递给李长胜,说道:“李主任,这是有关枫林镇的基本数据,你看合不合用?”
李长胜双眼一亮,诧异地说道:“范镇长,你早就准备好了?”
“呵呵,我这本来是给自己准备的。”
范鸿宇微笑说道。
李长胜连忙接过去,眼神只一抡,立时心中雪亮。这信纸上的字体写得工工整整,是标准的行楷,字体也很大很饱满,明显不是范鸿宇留给自己看的。他那么年轻,眼神好得很,没必要用这么大的字体,更无需写得如此工整。
毫无疑问,这是范鸿宇为梁光华或者邱明山准备好的。
他早就料到领导们可能需要这个玩意。
这什么脑子?
“哈哈,范镇长果然是有备无患,厉害厉害!”
李长胜也忍不住赞叹了一声。
因为梁光华的原因,李长胜也不怎么待见范鸿宇,但不可否认,这年轻人确实了得,这么一件小事也能未雨绸缪,料敌机先,堪称算无遗策了。
难怪连宋珉都在他手里吃了个“哑巴亏”,不得不捏着鼻子提拔他当了镇长。
二十一岁的正科级镇长,整个彦华地区的历史上,除了建国初期,或许有过,六十年代之后,那就绝无仅有了。
事实上,范鸿宇这张数据表就是为梁光华准备的,邱明山并不需要。邱明山和梁光华的工作作风,是完全不同的。平时工作做到位了,无需临时抱佛脚。
对范鸿宇的诸般“神奇表现”,高洁见怪不怪,上了车,舒舒服服靠在椅子里,轻轻叹了口气,由得范镇长去忙乎。
诸葛亮本来就是个累死的命!
只是这条省道线,实实在在不怎么给高书记面子,一路上颠簸不已,高书记也没能休息好。
范鸿宇闻言笑道:“我看,这条路要想修起来,都着落在尤省长身上了。”
高洁诧道:“你又想打人家尤省长的秋风啊?”
这人还真是奇葩一朵。小小不入流的基层干部,省长的秋风打了一次又一次,还上瘾了。
“这倒不是,就是想请省长发句话。2号线已经准备要修了,不过听说暂时只修到红星那边。这个机会很难得,不争取一下可惜了。要是2号线和3号线能一起上马,同时翻修,对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都是一个极大的促进。”
高洁摇摇头,说道:“我看够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