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第2/3页)
已经在香港订好,近期之内,就能运过来。厂房还有空间,可以容纳新的生产线。不过安装调试设备,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我们的订单任务很紧,大部分客户,都已经预付了订金,我们必须要如此完成生产。目前我们准备采取三班倒的方式,抓紧培训大批的新工人,将现有生产线的利用率提高到极限。工人招收,就拜托贵方了。另外,有关天歌电子厂的配套生产商,也已经有好几位香港的客人和我们接触过,他们很有兴趣前来考察枫林镇的投资环境,只要条件合适,合作成功的纪律非常之大。高书记,范镇长,这对于扩大枫林工业园的规模,乃至扩大枫林镇的城市规模,都是非常有益的。我很愿意看到枫林镇日益发展壮大!”
高洁笑道:“令总,我们更加愿意看到。”
会议室内爆发出一阵轻轻的笑声。
气氛变得欢快起来。
令和繁转向范鸿宇,说道:“范镇长,事情的发展,都和你当初的预期完全吻合。那么后续还会有怎样的发展,实话说,我们都看不太准,要请你指教!”
范鸿宇暗暗好笑。
令和繁也挺有演戏的天赋。貌似在公共领域,任何一位成功人士,都有着演戏的才能。演技越高,成就越大。
他指引着令和繁走上了一条康庄大道,令和繁对他的回报,也是不遗余力。反正令和繁不是内地官场人士,他对范鸿宇这般露骨的“吹捧”,亦不会被人诟病,只会让上级领导认定范鸿宇有能耐有本事,连香港客商都对他如此折服。
“令总太谦虚了……”
范鸿宇连连摆手。
尤利民笑着说道;“小范,你也不用谦虚,这是探讨工作,有什么想法都说出来吧。”
“是,省长。各位领导,那我就班门弄斧了……我认为,枫林工业园目前还仅仅处于起步阶段,单纯依靠一两个效益好的工厂,固然可以为财政提供一定的收入,增加一些就业岗位,但还不足以支撑整个枫林镇的高速发展。工业园必须成规模,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刚才令总指出的,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向。我们以电子厂,饮料厂为龙头,力争形成一个整体的产业圈。我相信,到明年,电子厂和饮料厂的销售业绩大幅度攀升之后,一定会形成有力的品牌效应,带动一批下游和外围工程入驻枫林工业园。工业园的二期工程,我们已经在筹划,很快就可以破土动工。这是第一步!”
范鸿宇侃侃而谈。
所有人脸上都露出了好奇的神情。
这还只是第一步?
“等镇财政的收入大幅度增长之后,第二步就是加大基础建设的投入。从本质上来说,枫林镇暂时还只是一个农业镇,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农村人口,仅仅依靠工业园来解决,不太现实。至少在三五年之内,枫林工业园没办法消化所有的适龄劳动力。在大力发展工商业的同时,农业生产也必须更加重视起来。高书记和我还有其他班子里的同志都商量过,明年要全面整修全镇的水利工程,所有水库,山塘,引水渠都要重新整修。水利是保证农业生产的命脉,也是防洪抗旱的基础,必须要做好。其次是要加强全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