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五章 谁难倒了谁? (第2/3页)
一口否定的陆三郎迅速瞥了一眼张寿,心想取消闰月这么要命的事,甭管张寿是否真的说过,他先帮人把这一条挡回去再说,否则回头别说这么些人,就连朝中老大人也会炮轰。
“我华夏算学自夏商周以降,名家辈出,典籍无数,自然独步天下,而从春秋秦汉到魏晋南北朝,这算学一直都是不断发展,然则到了隋唐,号称国子监中加入了算科,甚至还钦定了算经十书,实则却是不进反退,直到宋元方才盛极一时!”
小胖子说到兴起,不知不觉就露出了之前张寿对他将中国数学史时的某些说法。而他这么一说,那带头闯进来的圆脸少年叶孟秋顿时不干了。
之前那些话,是他身后某位师兄教他的,他虽说背得滚瓜烂熟,但因为不符合他的性格,说出来还是有些别扭,可此时陆三郎说隋唐算学不行,他立刻就炸了。
“隋两代而亡,但也出过算法名家王孝通,而到了唐时,钦定算经十书不说,王孝通入朝,他和李淳风全都是最杰出的算学大家!”
“算学大家个屁!”陆三郎也顾不得皇帝还在上头坐着,自家父亲和老师以及亲朋好友都在,直接出口成脏,“李淳风也就算了,王孝通说魏朝刘徽‘未为司南,然亦一时独步’,说‘《缀术》时人称之精妙,曾不觉方邑进行之术全错不通,刍亭、方亭之间,于理未尽。’”
“他竟然还有脸说,‘贺循、徐岳之徒,王彪、甄鸾之辈,会通之数无闻焉耳。但旧经残驳,尚有阙漏。自刘徽以下,更不足言。’敢情这天下就他王孝通能耐!还大言不惭地说自己‘钻寻秘奥,曲尽无遗。代乏知音,终成寡和。’啧啧,他干嘛不说自己是古往今来最厉害的算学宗师!”
“哦,他已经这么说了,否则也不会写出了一本《缉古算经》,就得意洋洋地对皇帝说,请求让人来读,要是改动一字,就愿意付出千金……我呸,他的《缉古算经》刻意炫耀疑难,远不如《九章算术》深入浅出。看不懂前人的东西,就斥之为荒谬,我看是他才荒谬!”
圆脸少年叶孟秋被陆三郎说得简直有些措手不及。他这辈子就没怎么和人打过嘴仗,尤其是这种贬损别人人品的嘴仗。就算是推崇王孝通如他,也不能像陆三郎这样把人的语录都挂在嘴边——尤其是人很讨厌这种语录,却竟然倒背如流,他更是始料未及。
虽然他也觉得如若陆三郎没有捏造语录的话,王孝通这位初唐算学大家确实有些太过狂妄,但还是忍不住开口说道:“可王孝通那《缉古算经》二十问,你敢称都能解?”
“我当然都能!不信你随便问!就他那点对算学的贡献,也配说大话拿出来显摆?”
见小胖子得意地扬了扬眉,张寿不由得无语。为了当好这个九章堂的算学博士,他虽然采用的是自己借着葛雍名义编纂的全新教材,但为了当好这个国子博士,算经十书也没少去翻。他虽说对初唐数学家王孝通的狂妄很不以为然,但他不可能否定人家对数学的贡献。
更何况,祖氏的《缀术》那是失传了,但《缉古算经》好歹还留存着,那二十问不像九章算术中部分题目相当浅显,而是一上来就一棍子砸懵你——王孝通那是一上来就显摆,就炫技,二十问里压根就没有适合普通人的简单题!能用几何法列方程,那也是王孝通首创!
要知道,《缉古算经》的第一问,就是求半夜时月球的赤道经度!这玩意高数学得好的同学们,有几个能解出来?陆三郎还没学到天文呢,这海口怎么夸的?
接下来叶孟秋问,陆三郎答,陆三郎的表现却让他不得不惊叹,因为叶孟秋一口气问了《缉古算经》的前五问,陆三郎竟然把王孝通的解题思路说得头头是道。
面对小胖子那口若悬河的自信和架势,就连他都不禁讶异地摸着下巴,突然却察觉到有视线落在了自己的脸上。
他顺着视线看了过去,就只见皇帝面色古怪,而旁边的朱莹则是在那偷笑,他就知道,皇帝定然是对陆三郎的举动又好气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