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第3/3页)
听了郭莉几个记者的发言和尉教授的发言以后,我作为太城县的县委书记,心里很不平静,很受感动。他们为了我们太城的事业,不辞辛苦,不怕嫌怨,直言不讳地给我们讲了许多既尖锐又善意的话。他们讲的意见非常好,非常重要。我们应当用改革的思想,认真地加以研究。我非常同意尉教授最后讲的那几句话,在我们太城,一些新的问题的提出,是有个思想适应的过程。既然是讨论,可以畅所欲言嘛。怎么样,大家是什么意见,说说看。”
县里的各位阁僚们,早已料到书记会给他们摊牌的,他们早就想好了各自一番应付的话在肚里,这时候便按照不成文的法定程序说了出来。
黄福瑞说:“中央的记者和尉教授为了我们太城的经济建设,从北京远道而来,又参加我们的会议,又亲自下去考察,给我们提了许多宝贵的指导性的意见,我从内心里非常敬佩,非常感激。对于各位,我觉得我们除了敬佩、感激,绝无半点不恭或别的什么。起码从我内心里是这样。我认为,中央记者们和尉教授讲的话,都是值得我们重视,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不可否认,由于我们地处偏僻,学习不够,所以我们的认识能力是很低的,会后一定加强学习,也希望各位领导,学者和记者们多多帮助。”他避而不谈银俊雅的使用问题,说的全是一些空话。因为他不愿先就这个问题表态。他觉得自己还拿不准。但又不能不第一个发言,这已成惯例了,别人都在看着,他不得不说,所以便只好不疼不痒地说两句。
副书记陈宾海说:“我同意栗书记刚才讲的,记者同志和尉教授讲的意见既尖锐,又善意,非常好,我们应该用改革的思想去理解,认真地加以研究才对。别的我没有什么。”他等于重复了一下栗宝山其中的几句话。因为他抱定了一条宗旨,只同意栗宝山的,自己不另说别的,如果出了问题,有栗宝山负责,他不过随声附和而巳。
贾大亮说:“……总而言之一句话,请各位记者、尉教授放心,也请中央和省里的各位领导放心,我们绝不会辜负你们的期望,绝不会拿你们的话当耳旁风,我们会认真地研究,认真地对待的。尽管我们学习不好,思想理论水平不高,但我们是不甘落后的。特别有你们这一回的谆谆教导,我们会努力赶上来的。特别在起用人才方面,我们一定要放开手脚,打破陈规戒律。就请你们放心好了。”他说的话最多,这里只录了末尾的几句。总的情况是,唱高调,着力给郭莉和尉教授他们做工作,企图劝他们退却,为他会后做手脚争取时间。他在讲话里还多次提到“中央和省里的各位领导”,即中纪委省纪委四个干部,想让他们站出来为他说话。
王明示说:“我认为,关于对银俊雅使用任职的问题,是不是不要过分着急为好。因为总是有个大家所共知的背景问题。我的意思不是真有什么,我的意思是稳妥一点比较好。”他认为他不单是个常委,更重要的他是纪检书记,对任用银俊雅这样的人,不能轻易表赞成的态。而且他从在场的中纪委省纪委的四个干部的脸上看得出来,他们对此事是有保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