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章 (第2/3页)

集资,拍了一个小成本纪录片《迈克摩尔恨美国》来反击他。那么,大胆设想一下,给朱元璋拍纪录片取什么名字呢?对了,就是《朱元璋恨贪官》。

    由于童年的不幸遭遇留下的心理阴影,朱元璋对贪官的仇恨是现在很多愤青无法体会的。如果你有幸生在明朝洪武年间,如果你有幸成为一方大员,最幸运的是你已经躲过了李善长、胡惟庸、蓝玉、郭桓等大案要案的牵连。好了,恭喜你可以上任了。首先,你会受到老朱的亲切接见,当你离开时,他的谆谆教诲会在你的耳边时时回响:朕行先教后诛,不是不教而诛。尔等若是不听话,硬是要贪,那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到任以后,会有专人安排“皮场庙”一日游(友情提示:饭前参观)。此处悬挂的都是贪污了60两银子(相当于现在3万元人民币)的前任地方官,这帮人先是被挑筋断指,折磨至死。然后生扒活剥,将皮剥下后填上稻草、石灰作成“皮统”供后任瞻仰。

    即使这样,老朱仍不放心,设立了十三道御史、六科给事中,处处布防,纠察百官。

    于是乎,有人怒了:“老子不当官总行了吧!”

    确实也有人直接挂印而去。但是同志们不要忘了,老朱的行事风格就是不按常理出牌,当他意识到这个问题时,马上匠心独具地颁布了“诽谤朝廷罪”和“戴死罪办事”,前者用老朱的话说就是“奸贪无福小人,故行诽谤,皆说朝廷命官难做”。后者更是明朝的一道奇观。很多犯罪的人过堂,上到衙门才发现当官的也戴着镣铐,和自己一模一样,后面还有人监视。被判死罪的官员先给下面跪着的犯人判死罪,自己再到朱元璋那里去领死。

    现在大家可以想象王纲的境遇了。站在朝廷的立场,世有遗贤,肉食者之耻。王才子名气那么大,不去做官,你老朱同意,那些正处于水深火热中的文官们也不会同意。于是,王才子连《陈情表》都没来得及写,就被人带到了京城。据当地百姓回忆,王才子说的最后一句话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从此,再也没有人见过王才子。直到多年以后传来消息,王纲在广东增城征讨苗人的战役中光荣殉职。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王纲死的时候,王彦达只有16岁。命苦不能怨政府,他咬咬牙,用羊皮裹着父亲的尸体,将其背回了家。

    烈士家属王彦达寻思着父亲为国捐躯,朝廷怎么着也得褒奖一番吧。然而,现实很黑很残酷,由于朝中无人,王彦达没有得到任何国家补偿,再加上王纲生前为官清廉,家无余财,深感“死个人都死不起”的王彦达差点准备卖身葬父了。

    备受打击的王彦达开始相信宿命论,本着我命由天的心态得过且过,躬耕养母,读书自娱,临死的时候还不忘告诫儿子王与准:“不要中断我们书香世家的传统就OK了,不指望你当官!”

    王与准果然有乃父之风,闭门谢客(其实也没几个客),很快读完了家里所有的书,并且鄙视科举,拒绝引荐,专心致志当隐士。

    如果王与准就这样平平淡淡过一辈子倒也罢了,但可惜他犯了和他爷爷同样的错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