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6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llskw.org
    第16章 (第1/3页)



    不过,阳明并不太在意那些世俗的尊卑贵贱,只一视同仁,真诚地对待这些下人,为他们熬药、煮粥,搞得大伙怪不好意思。阳明却让他们宽心,说你们跟我一路走来,吃了这么多苦。在这举目无亲的地方,你们不就是我的兄弟,我的亲人吗?

    尽管如此,阳明还是感受到了类似秋水般深刻的孤独,在这里,没有人可以和他产生任何精神上的交流,瓦尔登湖并非世人想象中那么美好。西山采蕨,寒夜枯坐,时间就在这日复一日的百无聊赖中恨水东逝。

    元宵之夜,雨雪霏霏,遥想江南和北京的盛景,阳明又添一份愁情:故国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

    正兀自感慨,草丛中几个探头探脑的土著走了过来。

    土著们已经暗中观察了王阳明很长时间,就像《上帝也疯狂》里面的非洲土人第一次看见从天而降的可乐瓶一样,疑惑而又警觉。但随着了解的深入,土著们一致认定这个新来的驿丞还是比较靠谱的,就是有些脑残,经常念一些他们听不懂的句子。

    于是,一番叽里呱啦,手脚比划,语言不通的阳明竟和土著们成了朋友。闲暇时,就着土罐瓦盆,举起浊杯破碗,喝他个天昏地暗,日月无光。既已退无可退,狂笑高歌,放浪形骸,又有何妨?

    阳明是闲不住的人,自从和土著们成了朋友,他便时常出没于丛林山洞之间,同土著和流亡至此的汉人们谈天说地,论古道今,并利用当年在工部上班时学到的知识,教他们伐木建屋,替他们排忧解难。很快,当地居民都将这位龙场驿丞视为能人、友人乃至神人。

    土著们心地善良,知恩图报,用阳明教给他们的方法,在一个向阳的山坡上破土奠基,砍竹伐木,不到一个月就建成了一所方圆几十里最大的院落,有客厅、有凉亭,气势恢宏,赠与阳明。

    老百姓自发为父母官大兴土木盖官邸,不知现如今那些乐此不疲扩建豪华办公楼,搞得民怨沸腾的政府官员作何感想?

    阳明望着拔地而起的新居,土著们脸上纯朴的笑容,感动不已。

    渐渐地,附近的学子们都听说阳明贬谪至此,纷纷前来求学,阳明遂将此居命名为“龙冈书院”,卧室取名为“何陋轩”。

    为记述此事,阳明写了一篇《何陋轩记》。原文很长,其中有一句很重要,是他思想的转折点,也是后来悟道的先声:

    71

    夷之民,方若未琢之璞,未绳之木,虽粗粝顽梗,而椎斧尚有施也,安可以陋之?

    就这样,龙冈书院成了阳明的讲坛,成了他的精神寄托。强者自渡,圣者渡人,阳明不是支教教师,却用他的思想一点一滴地影响着大明朝最为偏远的山区的人们。

    然而,所有的故事,都有同样的桥段,起承转合并非文章中才有。事实上,同复杂的现实相比,再经典的文学作品,也幼稚得像蹒跚学步的小孩。

    一个在京师得罪了权贵被贬谪至此的驿丞,竟然在自己的辖区内聚众讲学,当地的长官出离愤怒了:竟然不跟自己打招呼,太不懂事,政治上太不成熟了!更可恨的是还得到了越来越多不明真相的群众的拥戴,太不和谐了!

    于是,该长官派人来挑事,结果砸店不成,反而被愤怒的群众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llskw.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