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第3/3页)
,村子里的几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都相约着要除掉这只秃耳朵狐狸。
上了年岁的老乡劝我们不要打它,说这是一只狐仙,谁打了它,灾难就会降在他一家人的头上。
这样,居然有几个本村的小伙子怯阵了。我想,他们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了家人吧。
于是,只剩下不多的几个人。我们守夜,蹲坑,钻林越篝,下夹布套,摆饵设围,风里来雨里去,整宿整宿地熬着不睡,一个心思要打着它。
在走兽里,狐狸生性多疑狡诈。过冰河的时候,明明冰层很厚,它也要走一步,低头听听冰,再走一步,再低头听听冰,生怕冰塌了把它陷进去;为了捕捉行动敏捷的野兔充饥,狐狸就利用野兔胆小好奇的心理,装得若无其事地自己追逐自己的尾巴,跳跳蹦蹦的,像穿插在魔术表演中的小丑,直到把免费观看滑稽表演的野兔看得发呆发傻,它再以闪电战术突然猛扑过去;当狐狸身上长了虱子,痒得它难受时,它就衔着一根枯树枝慢慢地走进河里,那些躲在皮毛里的虱子随狐狸的身子不断进水而纷纷钻出来,寻找干燥的地方爬。最后,当狐狸全身都没入水中时,虱子都集中在那根枯树枝上,狐狸大功告成,丢下枯树枝跳上岸……
至于狐狸为躲避天敌、生儿育女而使出的浑身解数,更是听了让人不敢相信。
狐狸的多疑狡诈,说穿了不过是对自然界里生存斗争的适应。它是食肉兽中的弱者,时常要提防强者对它的危害;同时,它又要捕食那些比它更弱者充饥。于是,它的多疑狡诈、足智多谋就应运而生了。
而我们要打的这只秃耳朵,更精灵得出类拔萃。凭着它惊人的胆量和出奇的智慧,一次又一次在我们的眼皮子底下脱逃。甚至,它趁我负责守夜时打盹的空当,神不知鬼不觉地偷走了我们用来当诱饵的小鸡。
终于,大家都熬得皮包骨头、两眼深陷了。大家失去了战胜秃耳朵的信心。
只有我一个人还不死心,非要打住它不可。
有一天,正是个风雪的黄昏。当我听到鸡圈里传来鸡叫之后,立刻追了出来。
又是它!
它咬死了我的最后一只鸡!
我马上回屋里取了长筒猎枪和铁扣夹子,跟着它的脚印,顶着风雪追上去。
风刮得我迈不开步,雪打得我睁不开眼。
我咬紧了牙关,心想,也许这风雪的黄昏,正是我与秃耳朵决一死战的时刻!
我决心在黑夜来到之前,无论如何要结果了它!
可是,当我在林子里跟着它的脚印追着追着,眼前突然出现了自己的脚印时,我才发现,秃耳朵带着我在林子里整整绕了一个大圆圈。
而且,它的脚印就此失踪了!
在白皑皑的雪地上,只剩下我自己的一行脚印,歪歪扭扭地伸向迷茫的尽头。
哎,秃耳朵哪儿去了?
我再一细瞅,在我先前踩下的那些歪歪扭扭的脚印上,又落下一层薄雪。就在薄雪上,依稀可以辨出秃耳朵新踩的蹄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