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白玉魄珠 (第2/3页)
几个人。算算也应该是一年前的事情了,家里传下的那颗珠子也就随身带着,打算在京城找人给看看,或许能发现一些线索,有机会好弄个明白。这颗珠子最后也是辗转的到了董三爷的手里,她才对这枚珠子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而这珠子选用的是上等新疆的和田白玉,颜色呈脂白色,质地细腻滋润。和田白玉就“白度”而言,传统分法依次有羊脂白、梨花白、雪花白、鱼骨白、象牙白、鸡骨白、糙米白、灰白、青灰白等,而这珠子就是羊脂白。毫无疑问,这粒珠子单就品质来说就已是玉石中的楚翘,价值不扉。
当时让她吃惊的也是珠子上的纹饰,虽然这珠子在她们家有了三百来年了,但是这上面的名堂却一直没有人发现,当看到上面的纹样时,她也是激动异常,一时脱口而出,读出了上面的文字。
在这一点上,确实让董三爷吃惊,董三爷自认为博古通今,对中国传统文化也有很深的了解,在这上面下了不少的功夫。却从未见过这种似字非字的图形,遍访了很多圈里的行家里手,也没有一个人认识。乍一见柳叶年纪轻轻就能识得这么生僻古怪的文字,免不了对这年轻的姑娘刮目相看。
这行就是这样,俗话说“钱压奴婢手,艺压当行人”,虽然柳叶刚刚二十多岁的年纪,但人家在这方面的造诣,让人不得不佩服。可能正是因为如此,董三爷对柳叶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十分尊重她,也时也会请教一些古文字上的问题,偶有往来。
听她说完这些,我终于也对她手里这颗白玉珠子的来历有了一些了解。我也有些怀疑,这种文字既然世上没有几个人认得,为什么她年纪轻轻的就会识得呢?
可能看出我的疑惑,她冲我笑笑说:“我知道你会以为我在说谎话骗你,其实不然,只是因为我家祖上一直留有一本书,就是关于这种‘托忒符文’的,类似于字典的东西,有特殊的识别方法,从小就看,所以自然就认识这个,或者这东西在别人眼里很困难,但是在我眼里却是很简单的。就像一把锁,你用再大的力气去拽是拽不开的,但是只要有钥匙,轻轻的一扭就开了。”
听她说完这些话,我心里似乎也明白了一些。
见人家毫不隐瞒的告诉了我这颗白玉珠子的前前后后,因因果果了,我也总不能一声不吱,于是就有选择性的告诉了她颗砗磲珠子的来历。
自然小时候发生的那些事是没有必要对她说的,只是告诉她这是我的一个朋友小时候无意中捡到的,这么多年了也没怎么在意,现在我在北京,就托我来找人给看看,想弄个明白而矣。
听我这么一说,柳叶没有多问,也不知道她是否相信我这番说词。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