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第3/3页)
州。孟知祥积极响应,召开誓师大会,泪流满面地控诉了朝廷的罪恶,哭得将士齐声高叫愿意跟他干。他调兵遣将,一面令李仁罕等进攻朝廷控制的州郡,一面驰兵帮助董璋把守东川。
朝廷军开来了,由石敬塘率领直抵剑州(今四川剑阁)。孟知祥派出赵廷隐领兵万人迎战。战斗在剑门进行,朝廷军大败。剑门失利,其他地方也相继失陷,石敬塘下令撤退。东、西两川全部为董璋、孟知样所得。
朝廷军全线溃败,有个重要原因就是粮食供应不力,唐明宗怪罪安重海。不久,又因安重诲弄权太过,将他诛死。随之,他派使者进西川,说彼此失和,本是安重诲所致,现祸首已除,应重归于好;还说,孟知祥在京家属安好无恙。
见朝廷愿意妥协,并为家属考虑,已据有西川的孟知祥想适可而止,派人要董璋一起去朝廷谢罪,以改变双方紧张的关系。
可董璋不同意,对来人说:“孟公家属皆存,而我子孙已全部被杀,我谢什么罪!”
孟知样再三相请,董璋只是不依,并怀疑这个亲家公已将自己卖了,口中渐渐带出难听之话。使者回报,劝孟知祥采取军事行动。然孟知祥还未动,董璋已来了个先下手为强,夺取了汉州。孟知祥亲自出征,和董璋大战于鸡距桥,打得董璋全军覆没,进而占据了东川。
得了东川,孟知样合算下来,觉得比家属重要得多,停止了向朝廷谢罪,悠然自得地当起了蜀王。
他还算给唐明宗面子,终唐明宗之世,他一直未亮出正式独立的旗帜。
在唐明宗逝世的第二年,也即应顺元年(公元934年),孟知样自立为帝,建国号为蜀(为有别于蜀汉及前蜀,史称后蜀),定都成都,改元明德。
为巩固两川这个独立王国,他治蜀的政策,沿袭了王建闭关自守的做法,然他没能像王建那样搞出较新的气象,但尽量派比较廉明的官员去当地方官,以争取人心。并采取了一些便民措施:招集流散人口定居,增加劳动力;免除不合理的税收,减轻民众负担;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
仅戴了半年的皇冠,他就撒手告别了人寰,庙号高祖。
孟知祥很懂得政治分寸,善于保存自己,在别人对高位求之不得之际,他却明智地选择了推辞,由此不但逃避了灾难漩涡,而且落得了个人情。他是从后唐统治集团内部冒出来的割据者,利用朝廷之变,利用利益暂时相同的同盟者,把两川占为己有。在他的统治时期,低限度地营造了安宁局面,使川蜀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得到了相对的保障。
继位的是孟知祥的第三子孟租(后主)。
孟袒登台时年仅十六岁,面对一些元老功臣的骄横跋启,采取了先是忍让,然后果断诛除的手段,扫清了政治障碍。
他在施政上,以民为本,要求各级官员奉此本为纲进行管理。与此相适应的是,他推出了一系列的措施,减轻民众负担;并在朝堂上设置巨函,听取民众对官吏的意见;遇有贪官污吏,坚决予以罢官降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