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第3/3页)
行前,李渊叮咛刘文静说:“请求突厥出兵,不过是为了虚张声势。如出兵太多,便无法控制,会给民众带来祸害。故而,请得数百人就够了,多则没用。”
刘文静以使者的身份,抵达突厥,说明了来意。
突厥始毕可汗究问:“唐公起事,今欲何为?”
刘文静以道义与利益双重角度回答说:“隋文帝废长立幼,致使隋炀帝给国家造成莫大的灾难。唐公是国家的亲戚,不忍坐看民众遭殃,故而打出义旗,欲废黜无道的隋炀帝。请可汗发兵与唐公共入京师,民众土地归唐公,财帛金宝归突厥。”
对始毕可汗而言,道义他是管不着的,但巨大的利益深深地打动了他,由此派出五百骑兵,相赠二千匹战马,跟随刘文静而去。突厥兵来的正是时候,帮着向长安挺进的李渊,打垮了隋军的阻击。
李渊率军渡过黄河后,命刘文静领兵驻守潼关,以防东边来敌。隋河东(今山西永济西)守将屈突通挥军来攻。刘文静与之苦战,用奇兵消灭其前锋部队。尚有数万兵马的屈突通,见战局不利,向洛阳转移。刘文静出兵追击,生擒了屈突通,占领了大片地区,以功被任大丞相司马,封鲁国公。
唐朝建立后,刘文静拜为宰相。他奉命组织法律专家,修订了《隋开皇律令》。这部被修订后的法律,受到唐高祖的高度赞扬,并成为当时所依据的“通法”。
说实在,刘文静只是个政治谋略家,或是个典型的文臣,于军事并不十分在行。在对屈突通的战争中,他起先损失惨重,后又险些贻误战机,是在部将的补救下,才擒获了屈突通。他的这一缺陷,在随李世民征讨薛举时,又一次暴露。两军对垒,李世民病倒了,他关照刘文静等人:薛举孤军深入,且粮少兵疲,不宜与之硬战,当坚守不出,待其士气损耗,再相机一鼓击破。刘文静答应后,却没照着办,他贪功出兵会战,结果遭到大败。随之而来的处罚,是被唐高祖剥夺了官爵。
李世民还是看重他的,当再度征讨薛举时,让他随军而行。凯歌高奏,他摊得了一份功,被拜为民部尚书。后随李世民镇守长春宫。
对唐朝所给的待遇,心高气傲的刘文静很不满,他认为自己的才干在裴寂之上,功劳又在裴寂之上,而地位却在裴寂之下。他缺少胸襟,将不满化在了行动上,每当朝廷有事商讨,若裴寂以为是,他必以为非。时间一长,他和裴寂闹得不可开交。他的弟弟刘文起,跟着他一同闹,有次借着酒醉,拔刀击柱,叫道:“必当斩裴寂之首!”刘文静心绪不佳,总觉得家里有妖怪,病急乱投医,不顾朝廷的明令禁止,唤来巫师,作“厌胜法”,以克妖怪。他失宠的爱妾将事情告知其哥,其哥复告知了朝廷。按律,刘文静被捕入狱。
唐高祖令宰相裴寂、萧瑀主持审讯。
刘文静自我辩解说:“义兵初起,我为司马,裴寂为长史,地位相当。今裴寂为仆射,占据了壮观的府第,而我受到的赏赐却和众人差不多,此外,长期东征西讨,家中没人照顾,心里确实有些怨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