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第3/3页)
即使是明君,恐怕也不会如此英明;而唐太宗不如此英明,“贞观之治”也难以达到如此之治。
魏徵,字玄成,巨鹿人,后移居相州内黄。家贫寒,出家为道士,虚心学习各种典籍,尤精纵横术。
天下大乱,他附武阳郡丞元宝藏投瓦岗寨,始终不得重用。后随李密归唐,仍受到冷落。他奉命安抚山东,说服了李绩举黎阳仓投唐。正遇窦建德攻黎阳,被擒,出任起居舍人。到窦建德兵败,才重归唐朝。
胸怀大志却一直不得志的魏徵,遇到李建成,才改变了处境。李建成可谓是他的第一个知己,再见到重归的魏徵后,立即将他引入东宫,拜为太子洗马,且十分礼敬。魏徵洞察他们兄弟的矛盾已如水火,屡劝李建成先下手,以除后患。可李建成却犹豫着不肯动手,以致丧命于玄武门。
作为东宫主要谋士之一的魏徵,被李世民召去责问:为何离间他们兄弟?魏徵的回答是硬朗的,也是大气的:若是皇太子早听他言,必无今日的大祸!言下之意是,如李建成听他的话,今日他们兄弟的结局必是换个个儿。李世民闻言不仅不以为忤,反而欣赏起魏徵的气度,把他收到了自己的东宫里,给予重用。
可能正是从李建成不听魏徵谏的教训中,李世民刻骨铭心的看到了谏言的深刻作用,看到了魏徵的可贵,从此拉开了他接受魏徵谏诤的序幕。尤其是在他登位之后,他们之间受谏和上谏的关系,达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地步。
魏徵的上谏,具有两个长处:一是他有经国之才,精于政治之道,由此要么不言,一言必能中的;而是他性格耿直,从不知道什么叫碰壁,什么叫后果,由此要么不言,一言必说个明白。两个长处加在一起,使他的谏,谏出了道理,谏出了水平,谏出了力度,谏得唐太宗能听,谏得唐太宗不听也得听。
魏徵很清楚,他的犯颜直谏,可能会给他带来极大的危险。然他将危险置之度外,长期义无反顾的谏。然他是大智之人,又知道在危险中含有很大的安全系数。这安全系数就是,唐太宗有深度的恐蹈隋亡覆辙的心理,有想当致天下大治的明君的心理,只要抓住这两种心理,多能转危为安。
为保证安全,他向唐太宗提出了让他做良臣,而不要让他做忠臣的建议。唐太宗问良臣和忠臣有什么区别啊,他解释说:良臣是尧、舜信任的正直之臣,如稷、契、皋陶等人,而忠臣是商纣王诛杀的直谏之臣,如龙逢、比干等人。良臣能使自己得美名,子孙得富贵,君主得大誉,很实在。忠臣则自己受诛灭,君主得恶声,徒有虚名。两者相差甚远。这番话不仅说动了唐太宗,还得到了赏赐的物品。
魏徵只做良臣不做忠臣的原则,贯穿他的一生,在李建成那里是如此,到了李世民那里也是如此。
唐太宗能纳谏,在于他懂得,纳谏可提升君主的品位。他曾将自己比为金矿,将魏徵比为金匠,只有经过魏徵这金匠的冶炼,他这块金矿石才可能变为金子。更为重要的是,他知道纳谏是防止社稷倾败的一道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