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第2/3页)
于魏徵。他善于因势利导:唐太宗夺了罪人的姬女入宫,还说这是罪人咎由自取。他用古人的例子,来影射唐太宗尽管喜欢善却不能用善,尽管厌憎恶却不能去恶。他得理不让人:唐太宗无端指责管音乐的太常少卿祖孝孙,他与另一宰相温彦博一同为祖孝孙辩护。唐太宗勃然大怒,斥责他们怎么不替君主说话,反替臣下说话。温彦博吓得跪下磕头,王珪却昂然站着,说这是“陛下负臣,臣不负陛下”。
他曾将自己与魏徵做过一次比较,说魏徵是以谏诤为心,耻君不如尧舜;自己是激浊扬清,嫉恶好善。
用魏徵,用王珪,是唐太宗政治生涯中颇为得意的一件事。他说:“魏徵、王珪,昔日在东宫,尽心奉事李建成,当时真是可恶。我能提拔他们,用到今天,此事足以不愧于古人。”
魏徵、王珪是贞观时的两大谏臣,而这两大谏臣竟全来自唐太宗的敌对阵营,实在是一件奇事。其实,说怪不怪,用此二人,既给唐太宗带来了改善政治的功用,又体现了他非凡的用人度量,于实于虚,都获益匪浅。
细说隋唐32: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长安宫殿中有座三清殿,在三清殿的侧面,蚤立着一座引人注目的凌烟阁。这凌烟阁的引人注目,它的巍峨气象是个原因,然更重要的,是它的里面画有二十四功臣图像。
这二十四功巨图像,是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奉唐太宗之命所立的。图像的顺序依次是:赵公长孙无忌、赵郡元王李孝恭、莱成公杜如晦、郑文贞公魏微、梁公房玄龄、申公高士廉、鄂公尉迟敬德、卫公李靖、宋公萧璃、褒忠壮公段志玄、夔公刘弘基、蒋忠公屈突通、郧节公殷开山、谁襄公柴绍、邪襄公长孙顺德、郧公张亮、陈公侯君集、郑襄公张公谨、卢公程知节、永兴文豁公虞世南、渝襄公刘政会、吕公唐俭、英公李世勃、胡壮公秦叔宝。
长孙无忌,字辅机,祖籍鲜卑,为北魏皇室,列祖列宗均至高官荣爵。他是长孙皇后的兄长,以出众的才干,辅助唐太宗打天下并取得皇位。唐太宗登基后,将他倚为腹心,拜相,封公。他尽忠于唐太宗,在李承乾、李泰争嗣之后,力荐李治为太子。唐太宗驾崩后,他以辅政大臣的身份,主持朝政。他是唐高宗的舅舅,又是元老功臣,因坚决反对唐高宗立武则天为皇后,而得罪武则天。武则天的党羽许敬宗等人,诬构他谋反。唐高宗不辨青红皂白,将他流放至荒地,旋即下了赐死令。
李孝恭,李渊堂弟。他是宗室中功勋最显赫者。李渊得长安,他兵人巴蜀,战抚双管齐下,灭了朱集势力,又平定了三十余州。武德三年(公元620年),率水陆两军沿江而下,灭了盘踞在江陵的萧铣政权。平定荆襄后,采用和平方式,招抚了岭表四十九州。他最大也是最后一个战功是,消灭了在江东的辅公拓政权。他生性豪放奢侈,闲来好两事:游宴和玩女人。然他为人宽恕、礼让,从不居功自傲。在宗室成员中,唐太宗和他的关系最为亲密。
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