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3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llskw.org
    第63章 (第1/3页)

唐德宗命李泌前去解决此事。李泌单骑而往,以政治攻势化解了参与叛乱的军官,并说服达奚抱晖自选去处,使藐都回到了中央政府的控制之中。淮西兵马使吴少诚杀节度使陈仙奇,自署为留后,李泌以伏兵在陕州〔今河南三门峡西)大破其兵。此外,他积极呼吁恢复府兵制,取消募兵制,以断绝藩镇割据的军事渊源。

      贞元三年(公元787年),李泌被拜为宰相,他没作推辞就上任了。在解决了胡人留京、边兵军晌等问题后,他就太子李诵(唐顺宗)妃母亲部国公主被人检举交通外臣之事,百般劝说唐德宗,担保李诵无事,从而保住了李诵的太子位。

      两年之后,李泌走完了他传奇的一生,终年六十八岁。

     

     

      

    细说隋唐60:郭子仪、李光弼

      在中国民间有一种说法,说安史之乱爆发后,若无郭子仪的力挽狂澜,恐唐朝再难复苏了。这其实是传奇小说带给人们的影响,有些夸大了郭子仪的历史功绩。但也不可否认,郭子仪确实是唐朝抗叛的第一功臣。

      郭子仪的名与字是一样的,都叫子仪,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他是标准的军人,通过武举考试而步人军界。他统兵有方,作战有功,不时升迁,到天宝末安史之乱爆发,已任朔方(驻地灵武,今宁夏灵武西)节度使。

      他转战河东(今山西)一带,攻城略地,在官军纷纷败退之际,独自撑起了一片天地。然后,他和他所推荐的李光弼合作,兵进常山(今河北正定),通过九门之战,大破叛军史思明部,掀起了河北抗叛的大浪潮。

      为减轻镇守撞关的哥舒翰的压力,郭子仪提出北取范阳,直捣叛军老巢,打烂叛军的根本。然未待唐玄宗做出批示,渡关已经陷落,朝廷向巴蜀流亡。

      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灵武是朔方军的治所,由此他将屡战屡胜的郭子仪视为了他的干城。他急调郭子仪回灵武,任命为兵部尚书兼宰相,仍领朔方节度使。在另一宰相房馆率军和叛军相战大败后,朔方军更成了唐肃宗身边惟一能倚重的军队。

      郭子仪根据唐肃宗急欲收复二京的政治规划,将河东作为首要的战略要地来考虑,因其东征可图洛阳,西行可取长安,占得此地,等于洞开了二京的门户。他先在河东设下内应,然后,自己率军拿下冯姗(今陕西大荔),隔黄河威胁河东。河东内应奋起,大杀叛军,叛军守将崔乾拓弃城而走。郭子仪渡河追击,乘胜取得了河东。随之,他击败叛军安守忠部,夺得永丰仓,打通了关中与陕地。

      外围扫清,郭子仪出任天下兵马副元帅,会合其他部队以及回绘等军,先西进攻克长安,再东征夺回洛阳,为唐朝收复了二京。

      在迎接郭子仪的仪式上,唐肃宗感激地对他说:“这虽是我的家国,但实由卿再造!”

      郭子仪对唐朝有再造之功,由此获得了殊荣,但也由此功高震主,使唐肃宗对他有了提防之心。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唐肃宗调集各路大军围讨镇守邺城(今河南安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llskw.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