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过度,极品上门 (第2/3页)
来装建筑材料的仓库里,腾出了一小间单间,有两个专门负责看管的管理人员。至于买家,更不用愁了。光跟顾爸爸有业务往来,原本就走得比较近的建筑小老板,小包工头们,家里也是有需要添置家电需求的。
没办法,谁让现在依旧是卖方市场。谁让现在虽说是市场经济了,有些物品依旧供货不足,限量供应咧。这批家电里,主要还是录音机、彩色电视机、冰箱以及双杠半自动的洗衣机。除此之外还有进口录像机。
顾芸初跟团团对那进口录像机没什么大的兴趣,又笨又重,除了播放带子外,也不能唱卡拉OK。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VCD机还没出来,就更提更先进的DVD机了。顾芸初知道在山寨D版光碟横行的天朝,国产VCD机远比那些进口机子有市场。谁让进口机子太精致了,读取不了那些山寨D版光碟。所以,在沈川舅舅前往南方前,顾芸初便旁敲侧击地建议沈川舅舅少进点录像机什么的,尤其是进口的。
只可惜,沈川舅舅并没将顾芸初的话听进去,若非周老爹随后说了多说了一句,少拿点录像机,弄不好录像机的数量还要多好几倍。没办法,人小言轻,没人信一个小丫头的话。即便这样,顾芸初的表现在旁人看来,依旧太早熟了点。
沈川舅舅挑选的家用电器里,录像机说是没多拿,依旧有五十多台。最后彩色电视机、冰箱、双杠洗衣机这些都卖完了,录像机还剩下十几二十来台。卖了很久,最后靠亲戚间半卖半送才全部清仓出去,勉强保了个本钱。看似不亏,实则压了资金。万幸的是,没压太多货款。
沈川舅舅过了很多年,对这事依旧有点耿耿于怀。某次跟顾芸初闲聊时,不知怎的就扯到了当年赚第一桶本金的事儿,扯着扯着,自然就聊到到这批积压很久才处理掉的录像机上。
“小滑头儿,当年你为什么让我录像机少进点?”沈川舅舅看了眼早已成年的顾芸初,那张精致的小脸上依稀可以看出当年的影子。
顾芸初自然不可能告诉沈川舅舅,因为她知道过不了几年又笨又重的录像机便会被淘汰,被可以唱卡拉OK的VCD所替代。
“录像机需要带子。家里这边虽说是沿海城市,可带子并不多。”顾芸初随意便给出了另一个原因。可不是么,录像机也好,VCD机也罢,都得准备录像带(光碟),要不然就是个积灰尘的破烂机子,没什么用。光碟还好,薄薄的一片儿,录像带跟本笨重书本似的,容量小质量差,动不动就缠在一块,难怪很快便被淘汰了。
天气一天天热了起来。随着积压在仓库里的家用电器越来越少,服装厂择日重新开工生产也提到了具体日程里。乘着卖家用电器的间隙,沈川舅舅实地考察了那家国营服装厂好几次。就连顾芸初也乘着周末去过两回。
正如顾芸初担心的那般,国营服装厂除了厂区占地面积很大外,厂房陈旧、设备老化、负债累累、人心不齐,问题真的不少。不过看在那一大片儿土地还有近五十年使用年限,回头可以用来建造房屋的份上,顾芸初忍了。
厂区仓库里,还积压了不少原料布。这些原料布,大部分是薄布,只不过颜色很花,在顾芸初看来艳俗的可以,也不知是前头那位神人进的货,制成花衬衫穿在身上,整个一花大姐十三点。
“这些布有多少?”顾芸初跟沈川舅舅咬了一会儿耳朵后,沈川舅舅点了点头,回过头问一直陪同自己逛厂区的车间老主任。
国营服装呀车间老主任姓许,年纪瞧着比沈外公稍微小点儿,也过了大半辈子,年近五十岁了。许主任跟沈外公沈外婆一样,都是早早的参加工作,可以说将一生都卖给了国家(厂子)。只不过许主任没有沈外公沈外婆这般好运气,临近退休了,厂子却因为经营不善濒临倒闭。若是厂子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