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百四十五章 御史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九百四十五章 御史们 (第3/3页)

 但是吕公著虽没有出面,但他的侄子、大理寺评事吕希亚,以及陈世儒朋友之婿、赞善大夫晏靖却承认,的确是去开封府过问过的。

    不过苏颂当时也只是告诉了他们此案的审理工作进展,算是泄露了一些案情,并没有请托之类。

    于是黄颜和贾种民的意见就出现了分歧。

    官司打到赵顼那里,赵顼于是又委派御史何正臣,前往监督案件的审理。

    而何正臣上任后,立即将此案升级,将吕公著等人从大理寺移送到御史台,紧接着有逮捕了吕公著几名奴仆。

    同时,李定唆使贾种民密奏赵顼,说苏颂有受托宽纵之嫌,也应收审鞫对。

    于是苏颂被从濠州被押送御史台,囚于三院东阁,并案合审。

    而大波澜只是刚刚开始,紧跟着,苏轼的麻烦来了。

    起源是他写给赵顼的一封谢表。

    元丰二年三月,苏东坡由徐州调任太湖滨的湖州,作《湖州谢上表》。

    其实只是例行公事,略叙为臣过去无政绩可言,再叙皇恩浩荡巴拉巴拉巴拉。

    苏油自己就写过不少,这是官员履任之后要做的第一件事情。

    但是苏轼好死不死,在谢表后头夹上了几句牢骚话:

    “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

    句中“其”为自称,他以自己同“新进”相对,说自己不“生事”,就是暗示“新进”人物“生事”。

    监察御史里行何正臣立即摘引“新进”、“生事”等语上奏,说苏轼“愚弄朝廷,妄自尊大”。

    这也的确是苏大嘴的锅。

    王安石变法期间,保守派和变法派斗争激烈,司马光和王安石,因前者给后者的长信中有“生事”二字,经过苏大嘴一番宣扬后,“生事”二字,成了攻击变法的习惯用语。

    而“新进”,更是苏轼自己的发明,他曾在《上神宗皇帝》书里,说王安石“招来新进勇锐之人,以图一切速成之效。”

    结果是“近来朴拙之人愈少,而巧进之士益多”。

    后来也证明了的确如此,正是王安石提拔的“巧进之士”吕惠卿,把王安石出卖了,使其罢相。

    大苏的偶像神格已经凝聚,他的一句话,很快便会传播开去,影响是非常大的。

    于是,“生事”,“新进”,便成了新党的代名词和标签。

    新党众人,自然是恨之切骨。

    但单凭《湖州谢上表》里一两句话是不行的。

    ps:推书《我真不是木匠皇帝》,一本不错的晚明文。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