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第2/3页)
的事。他怎么就不想想这事还没发生,连亲都未正式定下来,他就这么粘上来有多奇怪?
总之华苓觉得,在卫五的眼里所有的事情是被分成两类的,一类是他应该做的,一类是与他无关的,没有过渡阶段,没有将就,没有含糊。
好吧,未来的丈夫是朵仙苑奇葩。华苓噗嗤一笑。
金瓯跟着华苓出外一日疲惫,已经退下休息了。金瓶看着华苓对着把匕首笑,笑着问道:“九娘子今日见着卫五郎君了?”
“嗯。”华苓眼睛弯弯:“他好邋遢啊,不知道多少天没有洗澡了就骑马出来见人了,浑身乌糟糟的。裤子上都是泥,马身上也是泥。”
金瓶想象了一下,有点接受不能,想着这是未来姑爷,才没有说他什么坏话,勉强道:“……卫五郎君还真是不拘小节呢。”
华苓眨眨眼睛,看到金瓶极力不显得嫌恶的表情,忍不住又笑了出来。金陵人都爱洁,应该说生长在水边的人多半都爱洁,水资源多,每日沐浴是必要的事,像卫五那样在战场打滚惯了的人,和这个繁华帝都还真是格格不入呀。
显圣二十年的清明节是三月初八。
清明前后都是祭祖扫墓的日子,谢氏的根在江陵,谢氏子百年之后全都是归葬江陵的。只是路途遥远,谢丞公很少会带着一家大小回乡,多半都是像今年一样,在府中设坛遥祭了事。不过,即使丞公府的祭祖仪式已经算得上简洁,华苓也被香火熏得两眼汪汪,磕头磕得晕头转向。她只庆幸这年头的人还不兴燃鞭炮,是把竹竿烧得噼啪作响来驱邪求安的,烧竹子虽然也很响,总算还弥漫不出大量的空气污染物来。
清明节后两三天,大郎就打点好了行装,禀告父母预备出行了。
这是件很大的事,谢丞公亲自带着所有的家人,把大郎一直送到了城外的十里亭。游学毕竟是有着不小风险的事,而且这回要离家的还是大儿子,谢丞公还是很着紧的,一路上板着脸训了大郎不少的话,又将两名要追随大郎游学的武仆一一敲打。
大郎再沉稳也才是十五岁而已,一路对父亲唯唯诺诺,心早飞到山长水远的不知什么地方去了,眉眼飞扬不已。
华苓看着觉得好笑,又觉得有点忧伤,生为女孩子就是这样不好,一辈子能走的路,很可能就是从娘家走到夫家而已。
一路到十里亭,下了马车,就有仆役快手快脚摆开简单的离别宴来。
大郎启程之前,一家人要入席喝一杯送别酒,每人都要对大郎说几句平安话儿,兄弟姐妹们也都准备了一些旅途上可能用得着的东西赠给大郎。
——送别,对这年代的人来说,是非常非常郑重的一件事。
兄弟姐妹们在轮番上去和大郎说话,华苓站在十里亭边,看着一辆朴素的马车从城里方向驶过来,也在十里亭这里停下,然后一个风神俊秀的郎君下了车,快步过来向丞公和牟氏请安。
美男子诸大郎啊,华苓瞪圆了眼睛。
诸清延深深一礼,含笑从容道:“延见过丞公,见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