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llskw.org
第九十九 何家为 (第1/3页)
一夜秋雨,将天地间洗的冰凉,陈珏一大早起身的时候只觉得周身冷,直至披上紫烟送来的厚衫才好了许多。
陈珏站在房门口向外望去,正见院中大树的叶子上稀稀落落地向下滴着水,他心绪一转,忽地遥想起雁门此刻的景象,不知是黄沙漫天尘土飞扬,还是一夜宿雨洗透尘埃。
民族融合的背后是血与泪,陈珏将双手放在眼前,看着手上的茧子思绪起伏不定,这些是他多年来苦练骑术与射艺的附赠品。读书、习武、作赋、打猎,他的生活完全符合一个世家子弟所有该做的事情。只是,见证封狼居胥的梦想每一个男人都有,他究竟有没有机会剑指昆仑策马大漠?
下一次五日朝会,就在明天。
陈珏再一次为他对汉史的一知半解而感到郁闷,好读书不求甚解的结果就是他对一些大事还算清楚,细节上繁琐的方面根本记不住,若是他对西域方面除了楼兰、精绝等一堆带有传奇色彩的国名知道得再多些,他也不至于这么费力地猜测匈奴君臣单于的意图。
“公子,展眉姑姑传话来,说大长公主问您要不要跟她一起去长乐宫,向太皇太后请安。”紫烟一边说着,一边将陈珏平日里挂在身边的玉佩放到他手中。
陈珏回过神,刘彻那边早就有人传话来,今日他与太尉窦婴等人有要事相商,负责整理文书工作的陈珏可以放假一天,他思索片刻还是决定随刘嫖一起去长乐宫看看窦太后的态度。
就在陈珏收拾停当跟在刘嫖身后踏上大长公主的舆驾后,长安城的街边无声无息地流传起几句话来:
北风起兮雁南归,身在异地兮不能回。
既为胡奴兮塞上寒,渴饮雪兮饥吞毡。
少壮将老兮奈若何。
寥寥几句话,长安城中的许多士人不由地想象起多年来被匈奴人掠到胡地的汉家子民,在塞外不知受了多少屈辱与折磨,他们又会是怎样在飞雪连天饥寒交迫的为奴生活中期待着汉室帝王的王师能带他们重回故土。
与此同时。冯敬慷慨赴死之前地剖白传遍长安,一日之间,一些意欲重振中原王朝威严的年轻人在大小宴会上频频击节称赞。
“赴国难而殇,冯太守岂非真英雄耶?”
“前秦蒙恬尚能驱匈奴八百里,大汉立国近百年反而还不及征战六民疲惫的秦人吗?”
朝堂上的大臣知道国力不足以大举伐匈奴,但这些高官之外的士人和世家子弟却没有这样清楚的认识,一时间,长安内外几乎再无人敢提及“和亲”二字。
“汉家好女子。怎可使胡人妻之虽然种种传说流传最盛的时候陈珏身在重重宫禁之中,但外间的情形他想象得到。几十载和亲地屈辱早就深深埋在人们心中,士人中间的呼声虽然不能真正改变汉军与匈奴控弦之士的实力对比,也难以改变中重臣们对匈奴人求亲一事的最终结果。但人心所向到一定层面之后爆出地力量也不可忽视。
不管陈珏最后能做到什么程度,他认为这些自己做在舆论上的手脚,能够提前在远离边关、不解边塞百姓疾苦的大汉军民心中树立起一个名为匈奴的靶子就是好事情。毕竟此后两千年间中国人那种最强烈与热忱的民族自尊心,大多是在武帝成功逐匈奴、震慑四夷之后才树立起来的。
陈珏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llsk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