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 段未落 (第2/3页)
陈珏微微一笑,虽然不能确认什么。但匈奴人背后的丝绸之路上大小国度不在少数,他是可以完全确定的。
刘彻皱了皱眉,对于西域诸国,碍于匈奴人横亘在中途,汉庭只能时断时续地获得少许有关西域的消息,这方面的信息实在太少了,想起陈珏方才所说匈奴王庭事长安可尽知的说法。刘彻一瞬间便肯定了这**的必要性。
刘舍和卫绾也反应过来。他二人对视一眼,刘舍道:“陛下。今年上郡雁门等地损失惨重,然而匈奴控弦之士也不断死在汉家兵士手中。匈奴人大事非军臣单于一人所能决,这些死去地匈奴人总不会都在军臣帐下,眼见过冬无虞,众部之长未必会愿意再派人惹怒陛下。”
陈珏隐隐约约还记得一些与伊稚斜有关的事情,他的思路愈清晰,当下道:“陛下,军臣即单于位之时臣尚未降生,如今数载已过军臣渐老,他的诸兄弟儿孙也该长至壮年,匈奴各部的内事实在难说。”
卫绾思索了一阵子,道:“匈奴人之袭之所以另人防不胜防,全在其骑兵来去如风之上,今年自夏以来,边关各郡守军与匈奴人交战数次,经雁门一役更是严兵把守防范有加,军臣再想以轻微损失劫掠边郡,应该也是困难重重。”
这时窦婴忽地道:“如此看来,军臣突袭雁门之事就完全可以解释(.2.)清楚,军臣这是刻意要误导陛下高估匈奴人的力量,从而心存畏惧不敢对匈奴人有所作为。”
刘彻冷笑了一声,
道:“朕敬天敬地,真就从来没有畏惧过什么。”顿了顿,刘彻转而对陈珏一笑,道:“子瑜,你说的那些话朕都记下了。西域诸国,好歹占了地利的便宜,朕就效仿一次纵横之术也未尝不可。”
凡事无万全,卫绾看刘彻一副信心满满地样子,却为最先提出不赞成和亲的陈珏担忧起来,他想了想道:“纵然短期之内匈奴人不会大举南下,然则数月之后又当如何?万一军臣所思所为尽不在臣等猜测之中,又如何?”
窦婴皱眉道:“往日和亲之时,匈奴人最多安宁几月,何时见他们能果真信守约定过?”
刘舍想了想。缓缓道:“冬季将近,这一年地边关总是可以安宁了,若是来年春时仍然没有什么确定的消息,再议和亲不迟。”
和亲。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刘舍心中想到,天子选哪家的翁主去和亲,御赐地嫁妆有什么,何时送嫁、何时起行、何时入匈奴境都是有说道地,拖个大半载匈奴人也说不出什么来。
刘彻和陈珏心中俱是一喜,和亲派的一杆大旗终于松口。来年春天的事情还远着呢。
第二天朝会上的情形正在陈珏意料之中,刘彻也许是把他们昨天的谈话尽数与窦太后说了一遍,总之窦太后默认了刘彻拒绝和亲的最终决定。
太皇太后不话,天子刘彻和丞相、太尉以及御史大夫地意见一致之后,其他人地异议都掀不起什么太大地波澜,再加上陈珏暗中掀起的士人中间地一些主流论调,刘彻续景帝旧事断绝和亲的事情进行得出奇顺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