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llskw.org
48 胶牙饧1 (第1/3页)
“糖瓜祭灶,大年来到”。农历二十四日这天是祭灶的日子。
民间传说,灶王爷上天专告人间罪恶,一旦被告,大罪要减寿十二年,小罪要减寿一百天。所以在祭灶时,家家都要打点一下灶君,求其高抬贵手。是故,都中人家在这一天,都会备上糖饼、酒果祀灶君。有的还在灶上贴一幅灶马,备些槽草喂灶君的坐骑。更有那一等脑袋灵光的人家,还要以酒糟涂灶门,期待着灶王老爷喝成一个“醉司命”,糊里糊涂的没法告他们的黑状。
自从过了腊八节,市井间的街坊邻里,豪门派来的仆妇小厮,络绎不绝地来有味斋预订祭灶的糖饼。
四郎用麦芽熬米制出饧糖。制出来的糖浆加面粉,入油锅做成糖饼,吃的时候几乎能拉出一尺来长的丝线,黏的人上下牙齿分不开,但是闭着嘴,甜味就化在口舌间,一直甜到人心里头去。
因为四郎用料实在,价格公道,做出来的胶牙饧很快就被抢购一空。
到了傍晚点灯时分,虽然吃饭的客人都陆陆续续的推碗离开,但是有味斋门口依然车水马龙。
近来汴京城中流传着这么一个奇闻,也不知是从哪里传出来的,说是胡四郎做的食物不仅好吃,还常常有辟邪保命之效。这个传闻虽说是空穴来风,传播过程中,汴京城的居民自发的给其添加了不少例证,一个就是郊外的道观和佛寺要做什么法事,都是指定有味斋。一个就是上次许大人一家吃了胡老板做的腊八粥,转过头许家的妾氏纷纷有孕,其中一个姨娘还替子嗣艰难的许大人生了个大胖小子。
这些真真假假的小道消息,倒让四郎和有味斋名声大震,狠狠地出了一次风头。不少人都大老远的跑过来买灶糖。
于是,有味斋的胶牙饧是出一炉,光一炉,四郎才做的一大盆饧糖很快就见了底。
即使今年的年岁并不丰稔,汴京城里年终岁尾时的市场依旧十分繁荣。到了腊月里头,贩卖年货的商户们总会多开一会夜市,好方便都人采购年货。此时,还有好些铺子点着蜡烛油灯在开门营业。大红色的灯笼印出一片朦胧的红光。
有味斋里。
因为材料用完了,四郎卖出最后一个胶牙饧后,就宣布今日的灶糖售罄。后面没买到的客人犹自不死心,纷纷表示要提前预定。
槐二见客人渐渐少了起来,才坐到柜台后面,端过那盛钱的簸箩,独自一人在灯下点起钱来。
这几日有味斋收到的铜钱里面总有三枚黄裱纸做成的假钱。一开始槐二也不在意,把假钱扔出去就不再理会。谁知道这样的事情已经持续了有一个月。这下槐二可生气了:吃饭给人纸钱,还连着给了一个月,真当我大有味斋好欺负是吧?就把这件事禀告了四郎。
四郎讨喜啊,左邻右舍的叔叔伯伯大婶小媳妇都喜欢他,过来买灶糖时总要和他闲叨叨几句。四郎就暗中打听最近街坊间有没有什么怪事。结果一问才知道,收到假钱的事不只有味斋一家。连走街串巷挑个担子卖混沌的王老头也连续收到好几次。
引起话题的四郎听到客人们七嘴八舌的抱怨,有的说自己整天起五更睡半夜的挣几个辛苦钱,不知道是哪个没良心的用这样的法子骗人。也有人说,少几个钱还在其次,关键是年节里头,收到纸钱到底晦气。还有人神神秘秘的说,没准真是什么东西在作祟,没看见前段时间城里城外死了多少人,收到纸钱的恐怕要倒大霉。总之,做生意的都对这个用纸钱买东西的客人又恨又怕。
眼见着送走了最后一批客人,店里的糖饼糖瓜已经卖光。四郎把见了底的糖盆清洗干净。
正打算打烊的时候,从外头又进来一个年轻少妇。店里已经点上了火烛,她背着光,四郎看不清楚她的脸。只见她穿着青布褂子蓝布裤子,脚上一双黑布鞋,头上包着黑色的帕子。
这女人也不说话也不吱声,在柜台前放了三文钱,揭开蒸笼拿了一块江米竹节糕转身就走。
这江米竹节糕是糯米蒸熟捣烂,加蒸熟的枣肉或喜沙装入剖成两半的竹节中压实压板。然后双手蘸着凉开水,逐块按揉光润,吃的时候撒上白糖。
四郎本来要过来给她淋上糖浆的,结果这妇人把钱放下转身就走。四郎与槐二对视一眼,把妇人放在柜台上的铜钱拿起来轻轻一揉,铜板就变成了纸灰。
四郎也从蒸笼里拿出一个江米竹节糕,把竹节分开,抹上玫瑰花酱,一口咬下去,是玫瑰花香沁着竹子的清香,再一口是口感简单的米糕,中合了前面的甜香,再一口又是红枣肉或者喜沙。香甜柔糯,街坊间的小儿都爱吃。
【难道这女人真的是鬼魂?鬼魂虽然也能吸食食物中的精气,但不吃也饿不死,这个女人为什么天天晚间都要冒着风险出来买食物呢?】四郎一边吃着竹节糕,一边这么疑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llsk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