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6 天下大势 (第3/3页)
以利用这段时间上网课学习。
而喜欢购物的,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在车上逛逛购物平台,完成购物。
甚至将来喜欢健身的人,都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在车上完成一些简单的运动训练。
这才是真正的未来智能汽车发展的方向。
而对于这些传统车企而言,他们根本就不具备这样的互联网思维。
甚至他们还会认为这是扯淡。
你让他们雇佣一个有互联网思维的领导者来造车的时候,恐怕他们原来的领导层会造反。
会说你这不是扯几把犊子呢吗?
这怎么可能造出好车,合格的车来?
可问题是,就在他们扯皮的时候,咱们已经走在前面了。
不信,大家可以看看今年国内各大造车新势力的走向。
BYD已经是ALL -IN 了,而且他们推出了全新的DM-I技术,就已经把传统的发动机,变速器领域给掀了个底朝天了。
传统的发动机我们不用了,变速器我们也不用了,人家的DM-I系统,直接就可以把综合油耗干到百公里4升以下,这还是馈电的情况下。
至于未来和小鹏还有理想,虽然在动力方面没有BYD那么牛,但他们的互联网思维却刚好又是BYD所不具备的。
所以他们在车机系统方面,自然是有着他们的优势。
而随着H公司,和大米等企业的纷纷入场,未来5-10年之内,这电动汽车向智能终端汽车方面的过度,必然会加速。
而在这个过程中,像大众,丰田这样靠着以前技术吃老本的传统造车企业,注定会被淘汰。
也许过程不会那么快,但只要按照这个趋势走下去,都是早晚的事。
当然如果他们有壮士断腕的魄力,也许还能存活下去。
或者将来,他们可能会在国内找一家只能造车企业,互相成全,然后苟活下去。
不过在想像以前一样,躺着就把钱赚了,那肯定是没戏了。
而在未来的电动车领域,能够威胁到咱们华系车的。
也就只有两家企业,一家是本田,另外一家就是特斯拉了。
本田怎么说呢?
这家企业,可以说是日系车企里对拥抱电动车,态度比较开明的一家。
而且也是最早就开始开发销售电动和混动车型的企业。
甚至他们有几款混动车在国内卖的很好。
很多人都以为,这本田技术真牛掰,可实际上大家不知道的是,他们现在主力车型CR-V和雅阁上使用的混动技术,其实就是早年BYD的技术。
甚至就是脱胎于BYD最近推出的DM-I技术。
只不过是因为本田技术底蕴更好,所以比BYD推出的早。
而BYD早几年,则是把精力都放到造电动大巴上面去了,所以那时候和本田是交换了一些技术专利。
然后就主要造大巴去了,毕竟造电动大巴对他们而言利润更高。
一台电动车才能赚多少钱?
一台电动大巴,在国内售价都要两百多万起步,而在国外那更是要四百万起步。
一台大巴赚到利润,都比在国内买一百台小型电动车赚得还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