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第2/3页)
所以成为首富,与他们的行业并无太大关系,如果一定要找个答案,“专业背景下的全球化”、“渠道为王”和“核心资源垄断”依然是造就首富的三个谜底,即使是新经济也依然遵循着这个规律。
时势造就英雄,但成为一位首富需要多少时间呢?我们研究30个国家和地区首富得出的结论,足以让所有人都充满信心:这30个人的父辈没有一个是首富!三代以上的豪门世家不到两成,其家族产业为钻石、啤酒、服装、媒体。两成左右是第二代创业,父辈完成了原始积累,传到子女手中则攀上了事业的塔尖。另外,中产阶层出身的占到了四成左右,他们是个人奋斗的典范。而还有两成则是出身卑微,如矿工、小店职员、移民、不名一文的“穷王子”,甚至走私贩子。
也就是说,如果机缘凑巧、天纵奇才,任何人从现在开始都是有可能终其一生成为一个国家的首富。
做慈善是必然的选择
成为首富是一件艰难的事情,但如何处理首富的巨额财富有时也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从来没有人因为富甲一时而长久地被人们纪念,相反,人们常常提起的是他对待财富的态度及相关的细节。
当代商业调查公司的奠基者乔治?盖洛普博士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人们对历史上有些人物念念不忘,有时并非由于他们的政绩如何、战功多大、拥有多少财富,而只因为他们的有些性格上的细微特点。”
首富们显然也在考虑这些问题。有一位香港记者曾经问李嘉诚:“君以为一生之中,最快乐的一刻是何时?”李嘉诚答道:“老夫老妻,开一间临街小店,忙碌终日,日落打烊时,紧闭店门,在昏暗灯下与老伴一张一张数钞票。”
有理由相信,这样的答案是这位华人首富的真实心声。事实上,他如同其他散布在全球角落的各国首富一样,在获取了巨大的财富之后,总是会转入对人生的思考。对于生活在地球上的人来说,生命总是最真实的,财富只是结果,这点任何人都一样。
有人曾经用马斯洛的生命需求理论解释富人们的慈善举动。而马克斯?韦伯则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认为,在中产阶级仍很落后的国家,都曾有一个鲜明的特征,就是盛行不择手段地通过赚钱牟取私利,这几乎是一个无法超越的阶段。而成熟商业社会的标志则是,人们从物质的追逐中脱离出来,开始去发掘生命中另外一些抽象、形而上的价值。一个国家如此,任何个人也不例外。
韦伯的论述在首富身上得到了最生动和准确的体现。如果要用卡尔?马克思的话来表述,那么,这些首富则用一生实践了他的这句名言:“劳动是人的本质,真正的本质。”事实上,自从工业革命以来,物质世界已经变得越来越丰富和不可思议,而人类在精神层面上的需求则面临越来越急迫和严厉的拷问。一百多年来,几乎所有的财富拥有者都被迫直面这样的拷问。
20世纪初的美国首富安德鲁?卡内基由一个纺织女工家的穷小子成长为一代钢铁大王,他在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