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llskw.org
第九百一十三章 党争第二波 (第1/3页)
弘光皇帝在经过这一场内阁两大阁员,吏部尚书和吏部左侍郎辞职的风波之后,一向不太喜欢管事的他好象有些明白自己的皇权受到了东林的挑战。
有明一朝,特别是成祖以后,朝廷政治已经有些三权分立的味道。这里的三权分立并不是现代西方政治的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而是君权、相权和宦权。
所谓君权,不用问就是皇帝的权利。
相权,除了指内阁阁臣之外,还指文官系统。在文官系统甚至读书人看来,天下者天下人的天下,士大夫当与天子共治天下。
至于宦权,则是司礼监一众掌握批红的秉笔太监,和东厂、锦衣卫等强力部门。
三种权力中,相权制约君权,君权制约宦权,而宦权则制约相权,三种力量经过明朝两百多年的磨合,达到一种微妙的平衡,让明朝帝国这台国家机器运转得非常顺畅。即便在嘉靖朝和万历、天启朝,皇帝长期不上朝的情况下,国家依旧繁荣昌盛。
可等到崇祯朝时,崇祯皇帝被文官一通忽悠,裁撤厂卫,让司礼监彻底成为摆设之后,国家机器彻底崩溃,于是,明朝也走到了灭亡边沿。
弘光就算再糊涂,这个时候也会发现皇帝虽贵为天子,却不是无所不能的。任何一个正常的人受到别人约束也会非常不爽,经过此事之后,他才发现,其实文官们对自己并不尊重,甚至将他当成一个傻瓜。
如此一来,他看拥福派的官员们就越发地顺眼了。
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马士英适时向弘光帝推荐了自己的恩人阮大铖。
十一月六日,有人上疏要求起复阮大铖,不过,这次上疏的不是别人。
“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右都御史,凤阳总督臣马士英冒罪特举知兵之阮大铖,当赦其往罪,即补臣部右侍郎。”
按照朝廷的制度,这种折子需内阁拟票,之后转去司礼监。
问题是,如今内阁的票拟权握在马士英手头,
转到司礼监之后,皇帝批红:“准!”
按照明朝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llsk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