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战争这种东西 (第2/3页)
英:“要不……让李亲王再去侯爷那里跑一趟,禀告这里的战况。”
俞亮深深地看了周仲英一眼:“我原本以为周掌牧于李亲王不和呢!”
周仲英严肃地说:“这一战凶险异常,刀枪无眼,谁也不能保证什么。亲王的安危关系到侯爷日后经略辽东大局,亲王不容有失。若他有个好歹,朝鲜营也就完了。我于李举‘私’人恩怨算得了什么,一切当以侯爷的大事为要。”
俞亮:“还是掌牧看得深,先生德行叫末将毫升佩服。”说完就深深一揖。
周仲英:“我这就让李举去带信请援兵。”
***************************************************
蹄声如雷,上千匹战马簇拥着扬州镇总兵官、颖川侯、宁乡军统帅孙元走在队伍的最前面。
这一千战马乃是骑兵军中的一部,汤问行那张满疤痕的脸严肃地随着战马耸动,和孙元自在惬意的表情形成鲜明对比。
在骑兵的后面则是元字营四千五百人马,**的黑‘色’大旗在头顶飞舞,发出“噼啪”脆响,金声‘玉’质,如同缓慢移来的积雨云,隐约有闪电划过,那是长矛的枪尖和明亮的铠甲。
一辆接一辆炮车首尾相接,拖车的骡马愤怒的长嘶。
在距离元字营不过一里地的南北两侧则是岛津联队的四千人和朝鲜营的四千五百人马。
脚步声整齐有力,队伍严整有序,雷霆万钧,却又听到不任何喧哗。
满天满地都是脚步的轰隆声,一万多双脚踩在大地上,地上的积水在微微晃‘荡’。震动从地底升起,直没入人的骨子里。
就连一向喜欢闹腾的朝鲜军也被这肃穆的军阵震慑,忘记了喧哗,都低着头默默前进。
这不过是元字营,在北面远方还有伟字营、威武营、锐建营、金雕军、骑兵军的一部
。
在最南面的长江上,水师的战舰也在开拔。
在大约千里的战线上,宁乡军全线出击。
所有的海、陆军加一起,人马超过四万,大炮上百‘门’,战舰两百余艘。再加上全体动员的军户、民夫,将近二十万人。
据后勤部‘门’报上来的数据看,这次出来四万主力战兵,十多万民夫和辅兵,骡马牛一万头,大小车辆一万三千。军资粮草加一起,重约千万斤,这已经扬州镇或者说宁乡军这十多年的积累。
即便是这么多物资,也只够宁乡军一个月的高强度作战。这已经是灭国之战的规模了,如今的明军,也只有扬州镇有如此强大的动员能力。但这还是建立在扬州的富庶和宁乡军把持从黄海到日本朝鲜海贸的基础之上。
这一仗,关系到明朝,关系到天下每一个汉人的生死存亡,这一仗,孙元毫无保留地将手头的所有资源都扔了下去。
必须在一个月之内解决战斗,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无数斥候来回奔驰,将一个接一个情报传递到中军大旗之下。宁乡军分散在一个宽约五百里的正面,很多情报传递到中军时已经是旧闻,也只能做个参考。更多的情报,甚至没有任何价值。
作为决策者,必须在这海量的信息中筛选出合用的东西,透过着纷扰的‘迷’雾,看清楚敌人的动向。
“总兵官,李举、岛津在艾陵湖遭遇敌军,已经打了一夜。”傅山一张脸因为疲惫而有些发白:“周仲英和俞亮派信使过来,请元字营主力速去救援。”
孙元:“想不到这一仗的第一枪竟是日本子和高丽‘棒’子率先打响的,敌人是何来路,又有多少人马,如果不多,让骑兵过去维持一下,别耽误了大军的行程。按照日子推算,多铎主力已经打到扬州城下,咱们得尽快赶过去,将口子扎住,别叫煮熟的鸭子飞了。”
傅山:“光派骑兵过去只怕是不成的,说不好元字营、岛津联队和朝鲜营都要尽数压过去。”
孙元有些意外:“钓到了一条大鱼?”
傅山点了点头:“是尼堪,总兵力应该在一万以上
。”
孙元‘精’神一振:“可‘弄’清楚了,不会错吧?”
傅山:“太初,俞亮来信说,他抓到了两条舌头,招认说是尼堪亲自过来了。而且,据他说,昨夜建奴不要命地攻了一个通宵,几乎不给他们喘息的机会。一队溃了,又是一队跟上。火枪手的枪管都打红了,一小半的鸟枪都已经损坏。敌人的部队也是五‘花’八‘门’,有‘蒙’古骑兵,有朝鲜兵,有鄂伦‘春’兵,有赫哲人,也有满人。多铎这次出兵,尼堪负责带外藩兵,应该错不了。”
说罢,就将俞亮所写的急报递给孙元。
孙元当即接过来,飞快地看完,略一思索,轻轻用手拍了一下马鞍,赞叹:“好一个俞亮,果然是将‘门’虎子,这一仗当真是打出威风来了。什么时候这建奴也开始使用人海战术了,哈哈!”
信上说,这一仗的总指挥是元字营掌牧周仲英,岛津一夫和朝鲜亲王李举辅之。可孙元却知道,真正的指挥官是俞亮,以昨夜岛津联队的火枪齐‘射’和朝鲜营的反冲锋来看,这是标准的宁乡军火枪战法,周仲英、岛津、李举三人又不懂,不是俞亮所为才怪。
傅山:“那也是颖川侯调教得好,将‘门’未必就生虎子。”
孙元哈哈一笑:“看来,真是一条大鱼,看来咱们还真要会会尼堪了。索‘性’就拿他的脑袋祭旗,为我军来个开‘门’红。只可惜到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