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0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40章 (第2/3页)

舰的出现改变了海战的格局。

      1866年的利萨海战,交战双方意大利和奥地利都编有铁甲舰。意大利采取传统战术,奥地利则将舰队排成人字形,以舰首对敌,先用大口径主炮狂轰,再如一把尖刀插入意军。

      最后,意方旗舰被奥方旗舰的撞角拦腰撞沉,海战从此进入了新纪元。

      以舰首炮替代舷侧炮,用口径换数量的理论方兴未艾,主张回归传统的呼声便随之兴起。

      对北洋水师来说,定、镇二舰装甲厚重,两侧没有太多空间布置舷炮,首尾倒是合计有八门305毫米巨炮,而致远、靖远又是典型的轻快巡洋舰。因此,以雁形阵切割敌阵后各个击破成为丁汝昌制订的作战方案。

      日军没有定、镇这样的战列舰,但机动力强。伊东佑亨将舰队分为本队、第一游击队和西京丸—赤城三个战术小分队,下令在北洋舰队面前反复周旋、掉头,集中发挥巡洋舰的舷炮优势。

      丁汝昌则令两舰为一个战术小分队,共分为五队。

      每小队长舰位于前方,僚舰位于右后方四十五度角相距四百米处,避免误伤和碰撞。以定远—镇远小队为中轴,往左是致远—经远和济远—广甲小队,往右是来远—靖远和超勇—扬威小队。中轴一马当先,两翼依次靠后,呈一扇面,鱼贯而前。

      弱点在右端的超勇和扬威身上。

      采购之初,两舰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无防护撞击巡洋舰,英国人命名为“金牛座号”和“白羊座号”,正是取这两种动物头上长角之意。

      可惜,所谓的“之初”已是十几年前,在19世纪末日新月异的军备竞赛狂潮中,吨位不足1400的超勇和扬威显然廉颇老矣,装甲和火力也远逊于致远、靖远。

      当然你会说,人广乙才1000吨,也不影响她以小搏大。

      问题是广乙的定位是鱼雷舰,而年久失修的超勇、扬威则是撞击舰。

      速度是撞击的生命,但在这两艘行将报废的弱舰上,锅炉兵便是使出吃奶的劲铲煤,也只能将航速冲到7节。

      这直接拖慢了北洋舰队的整体速度,以至于伊东佑亨紧张得掌心冒汗:这么慢,丁汝昌在玩什么诡计?

      炮弹短缺、军舰老化在伊东脑海里近乎天方夜谭——除非他有机会到超勇、扬威热浪滚滚的轮机舱亲眼看一看清兵是如何挥汗如雨地作业的。

      定远舰的甲板上已铺沙蓄水,防止火灾。易碎物品全部弃置,舢板一概卸走,因为高升号的遭遇告诉大家:如果你不幸落海,基本不用幻想日军施救,还要防止他用机枪扫射你。

      被拆除的还有用来悬挂信号旗的横桁。

      在没有对讲机的时代,原始的旗语号令即使日常指挥一支延绵数海里的舰队航行都显得力不从心,更遑论炮火纷飞烟雾弥漫的战场上。

      因此,丁汝昌下达了三条守则后,便不再寄希望于脆弱的信号系统:一、各分队必须同进同退,攻守相助;

      二、战时舰首必须始终指向敌舰;

      三、各分队必须跟随旗舰行动。

      丁汝昌的策略是以不变应万变,旗舰本身的行动就是最高指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