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文臣武将,各有立场 (第2/3页)
怪你。”
“跟为师说说,近来都有些什么变化?”
“是。”
江夏起身在书房的椅子上坐下,然后开始近些时日发生的事。从自己去云南查盐税贪墨案,亦力把里大王子被蒙古国三王子陷害,然后自己去安南国协助安南公主登上国王宝座。
接着自己因为成立皇族龙探而和刘瑾关系日渐恶劣。再到最近去整顿两淮盐政,以及杨廷和马上要入内阁的事。
江夏一一给李东阳说了一遍,由于具体细节江夏都省略过去,所以很快就说完了。
听见杨廷和将要出任内阁首辅,李东阳点了点头。
他道:“皇上刚刚登基之时,内阁之中焦芳已经与刘瑾串通一气,为师处处遭受制衡。
内阁王鏊虽然保持正派,但是却不能与刘瑾抗衡,于是为师就援引杨廷和共同处理政事,全靠我们二人勉强配合依靠才以此自立。
只不过最后王鳌辞官,杨廷和也被刘瑾构陷以致下放留都。如今他能够重入内阁,也算是朝廷社稷之福。”
江夏听后微微皱了皱眉,他想了一下后对李东阳说道:“师父,杨大人曾经问过徒儿两个问题,一是对‘重文轻武’如何看待,二是对‘宦官干政’如何看待。”
李东阳听后眼神微微一变,然后问江夏。“这两个问题你是如何回答?”
江夏将自己的回答给李东阳说了一遍。
李东阳听后点点头,沉默了好一会儿才叹息道。
“其实介夫(杨廷和的表字)如此问也有他的考虑所在。
大明开国初的格局是文武殊途,文武平衡。
太祖皇帝清杀居功自傲之臣时是不分文武的,洪武三大案就以文官居多,空印郭恒案对文官的打击更是空前。
到了成祖皇帝,他的思路也是文武平衡。成祖靖难功臣和太祖朝留下的勋贵将门的势力与文官力量达成平衡,甚至有所盖过。这样发展下去大明很可能就是文武平衡,两者均不失进攻性的王朝。
不过这样的格局却被一场变故所改变。
土木之变中,大明勋贵将门几乎被一扫而空,于公组织京师保卫战大捷,从那一刻起大明也就成了文人掌握兵权的格局。
对于帝皇之家来说,武将势大顶多祸乱一方,宦官势大顶多朝政多弊。但是文官若是有了兵权势大,那么其名可哄骗天下民心,其武可动荡社稷根本。
所以皇上是绝不会让文官坐大的,这也是为什么皇上一直扶植刘瑾、张永、谷大用等宦官,以及提拔江彬这等年轻武将的原因。
土木之变只是文官独掌大权的契机,其地位还不牢靠,如果有一位皇帝扶持将门鼓励军功,事情还是有反复的。所以介夫才会问你那两个问题。
对于大明来说,自然文武均衡最好。但是对于文官来说,重文轻武才是真正的自保之道。”
听见李东阳解释以后江夏点了点头,心中倒是开始理解了杨廷和问他那两个问题的原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