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风物长宜放眼量(三) (第2/3页)
的。
在这一点上,陆政东确实是要比周书记要务实一些,特别是在省城的规划上更超前一些,作为一直急需发展不力的省城更多的干部不想再像以前一般小打小闹。缝缝补补,陆政东的观点无疑正好切合了这一点,所以赢得省城的认可也就再正常不过了。
而在詹继东看来更为关键的一点是陆政东提出了一个分步骤的办法,这个办法在詹继东看来是在保持快的同时,更保证能够给省城营造一个优良的投资环境,营造一个上佳的发展环境这才是党委政府最大职责,做好这一点。胜过上十个项目引进十家企业,胜过那种依托原有城区小打小闹的发展所带来的那点收获。
当然这是不是又好又快由于没有进入实施阶段,他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但至少也是在保证快的同时,兼顾了好。
对于这样一个既受到省城欢迎。又兼顾到快好发展的方案,周书记实际上完全可以采取高姿态,把支持这个方案的调门放得更高一些,高调的支持既可以显示其省委*书记的气度,更为重要的也会赢得省城上下的心,毕竟周书记的一把手位置决定了其支持的力度更大,而省委*书记作为一把手,只需要表表态,筹钱筹款等具体落实的事情则是省长的事情,让陆政东继续去头痛资金去,出了成绩,自然主要是他这个省委*书记大力支持的结果,要是陆政东筹不到资金,那就让省城的一帮人惦记陆政东去。
这才是举重若轻,似退实进的办法。
但周书记并没有做出这样的选择,这还是和周书记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周书记把各种理由说得再冠冕堂皇,实际还是喜欢用权威让人臣服。
可是时过境迁,现在的贝湖不是前几年的贝湖,周书记也不是原来完全得到中*央支持的周书记,再用这样的手段怕是没什么效果……
而陆政东方面,杨永清这个省长助理的活跃程度远远超出了一般人的想象,这个家伙的确有些本事,不但在城乡统筹这一块上现在基本上杨永清掌握住了主动权,而且在工农经济结合方面也是提出了不少让人眼前一亮的观点,成为在这方面话语权最大的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