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大将之风 (第3/3页)
然周书记这个人有其优点,也有其弱点,周书记这个人也是一个自尊心很强的人。说得不好听一点就是有点刚愎自用,不是轻易就能让其改变的,到了省委*书记这个层次。都是有其政治理念,政治主张。有其世界观,人生观,这一点,哪怕就是像他这样的极得其信任的人也很难改变他的某些观点。
而陆政东不一样,陆政东和周书明的关系无疑使一种竞争关系,同时又是一种唇亡齿寒的相互依存关系。
这不是周书明或者陆政东对彼此关系所进行的定位,而是兰超华的看法,很多人就是因为这个定位没定好。书记和省长是闹得不可开交而闹崩,最后的结果是两败俱伤,这方面的例子不在少数。
在兰超华看来,周书明在经历杨凌峰的事情之后对此应该是有所反省的,至于陆政东,在兰超华看来,陆政东一直都是这样一种定位,就算是两人在一些重大问题上有分歧至少也是要维持和周书明斗而不破,这应该是陆政东的底线,同时恐怕也是周书明的底线。
因为有这个。兰超华才觉得这个时候让两人直接单独谈一谈,他相信两人都明白大局为重的重要性,两位巨头。自有分寸底线,更有回旋圆转。
当然,这虽然是一次沟通协调妥协的过程,同时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两人搭班子之后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交锋。而这样的交锋或许不存在输家,只是谁赢得更多而已……
看着两个人轻声浅语的漫步,兰超华知道他的猜测是正确的。
但事实上,陆政东和周书明远没兰超华所想象的那么轻松,甚至有时候可以讲是在看似平静之下激烈的碰撞。曲曲折折,一波三折。
陆政东拿出了一个发展的新概念。但是这个新概念必须要有翔实的内容来体现,和周书明谈那些虚无缥缈的什么经济概念之类没有意义。像周书明这种人是不见兔子不撒鹰,想要说服他,那就得拿出真正的实在的东西来,玩不了虚的。
陆政东谈了他在明后两年的一些打算,谈得很具体,很多都谈到了该如何执行层面上。
“政东,你刚才提出的不少发展思路都是需要财政上大投入的啊,贝湖不比安新,安新就算前几年再差,那也是有底蕴的副省级城市。”
周书明也是直接奔上问题的核心。
“钱到用时方恨少,这一点不管是发展得好的还是发展得差的地方,这都是一样的。财政充裕那也就想做更大的事情,更多的事情,所以都是觉得钱不够用。所以在财政资金之外,都会广泛的寻求融资渠道,当然金融发达地区在这方面比我们有优势,但我们也不是一点办法都没有,我们也可以融资嘛。
借助投资公司融资也可以在一些我省重点发展的战略产业上投资,扶持这些战略产业的尽快形成规模和产业链,这样可以加快我省主导优势产业的培育。,资本永远是逐利的,永远是朝着利润最大化的地区和行业奔跑,我们有拿得出手的产业,有明晰的产业规划,只要把这些东西表达清楚,让他们实实在在的看到有利可图,有实实在在的良好的投资环境,不愁他们不来。”
“你的意思是借鸡下蛋?”
陆政东呵呵笑着点点头:
“对,我很赞同周书记的观点,对于贝湖而言,仅仅是依靠自身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得借鸡下蛋,借船出海。一个地方的发展,不管是什么方式,不管采取什么措施,归根结底,最终推动发展的很重要因素之一就是资金。
引进项目引进企业实际上最终也是落脚在这上面,只不过这样的融资或者叫引进资金是按照我们的规划和大方向来进行,这样一是避免了重复投资,二来环境风险和损及很多老百姓利益的风险就会降低很多,变得可控很多。”
周书明若有所思的点点头,都说陆政东这人思路宽广,思维灵活,对经济方面研究得很透,从这些方面可以略见一斑,这未必是陆政东一人能构想得出来的思路,但是想必大原则还是陆政东自己思考的。
而且陆政东由于之前在经济上的建树也让其成为了一个吸引资金的金字招牌。
周书明不由在心里自嘲的笑了一下,他感觉陆政东今天会和他谈一些雄心勃勃的发展计划,但是陆政东的计划还是超出了他的想象。
也许陆政东是觉得这是一个契机,谈得还是相当的坦诚,即便不是真正的推心置腹,起码也算是极有诚意。
而且陆政东确实很会说话,总是围绕着他的一些大方向来谈,即便是一些想法他有不同看法,两人之间在一些问题上有碰撞,有争论,但陆政东也总能用一种很不经意的方法消除他的对立情绪,最大限度的达到求大同,应该来讲,陆政东说动了他……(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