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37 文相平壤接书日,陈帅轻骑已过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37 文相平壤接书日,陈帅轻骑已过关 (第3/3页)

影总,点缀假山、小湖、凉亭、石椅。彼此间有鹅卵石铺就的小路相通。因了文华国的严令,不得允许,下人不许乱入;故此,偌大个园中,此时非常安静。只从湖边树影处,隐隐传出时断时续的读书之声。

    临湖水之滨,坐树影之下,品明前之茶,读圣贤之书。

    虽说文华国只粗识文字,但在他这丞相府里却还是有“雅人”的。细听那读书声,轻柔悦耳,赫然是位女子。只是,却不知,这女子是谁?

    相同的疑问也存在一个小校心中,他刚进了院子,由侍卫引领着,来求见文华国。院中林木甚多,沿着小路,走在林荫下,便连热风也好似清爽了许多,他忍不住问侍卫:“这是谁在读书?”

    侍卫瞥了他一眼,说道:“到了你就知道了!”

    “到了就知道了?”那小校这才发觉,他们正是朝湖边走去。走过一个凉亭,穿过两个林子,水气扑面而来,眼前豁然开朗,却是已到湖边。

    他定睛一看,不觉吃了一惊,只见在湖边的树影下,摆放了两个石椅,一个石桌。其中一个石椅上,端坐着个雍容华贵的女子,年不过三旬,大约二十八九,正展开了一本书,慢慢念来。

    只见这女子念两句,停一下,稍作解释。而听她解释的,是个敞胸露怀的鲁男子,却不是在另一个石椅上坐的,而是铺了凉席,在地上躺着的。一手拿着蒲扇,时不时扇两下;一手则握着个茶壶,偶尔就着嘴喝一口。

    细细看去,这鲁男子不是文华国,却又是谁人?

    小校心道:“这个妇人莫不是大人的妾室?”不敢多看,忙勾了头,跪拜行礼。

    文华国正闭目听那女子读书,睁开眼,瞅了瞅那小校,却是认得,知道是行枢密院的一个小官儿,问道:“怎么?”

    “辽西陈帅急报,需请大人尽快回复。”

    “拿来!”

    小校从怀中取出军文,递交过去。文华国打开,看了一遍,因他认字不多,怕有错处,随手要给那妇人,随即改变主意,笑嘻嘻对她说道:“娘子,这军务枯燥没趣,你听了也是无味不说,且污了你天仙一般的耳朵;不如,你去那边帮俺摘两朵月季过来可好?”

    那女子微微一笑,说道:“好呀。”便自起身,将书放在桌上,款款行去。看她走远了,文华国方才又将军文交给那小校,说道:“念来俺听。”

    凡是能入行枢密院的,都是文武双全,不认字万万不行。

    那小校接令,展开念读,这道军文,却是陈虎在过了海河后写的。主要意思是告之文华国一声,并请他务必谨慎,不要疏忽大意,一定要把辽阳、朝鲜两省看好,以免后院失火,耽误前线作战。

    “八百里加急,从辽西送到这里得一天半。这么说来,老陈前天就过了海河了?那现在,岂不是已经入关?”

    “如果顺利,陈帅应该已经入关。”

    “……,写回文,就说俺晓得了,叫他放心,辽阳、平壤断然不出半点岔子。昨天接了张歹儿的军报,他已率部抵达辽阳附近。有他在,纳哈出翻不了天!”

    “是。”

    “再给南韩老姚写封军文,告诉他,老陈已经入关,驻扎在南韩的水师,可以抽调一部分西上了。俺会吩咐刘杨接应,便在直沽海面会合吧。”

    海东这一次作战,是水陆两路,陆路为主力、水路为策应。

    刘杨等部的水师已经扬帆出海,控制了渤海海域。因为南韩邻近倭国,为防备倭寇,所以水师的主力目前其实都在这里驻扎。为壮大声势,邓舍早有军令,命等陈虎入关后,叫姚好古从中抽调一部分,也使其西上。

    那小校一一接令,又待了片刻,见文华国再无话说,恭恭敬敬地又行了个礼,随着侍卫躬身退出。走不多远,听见文华国放声大笑,转头看时,见却是那女子回来,摘了两朵粉红的月季,正往文华国发髻上插去。

    他按捺不住好奇,问道:“这位夫人,可是文相的家室么?”

    侍卫笑了一笑,没有回答他,把他送到院子门口,拱了拱手,请他自去。

    “却是蹊跷!问那侍卫时,不回答俺倒也罢了,却为何笑得恁般古怪?”

    小校莫名其妙,走了半截路,突然想起:“哎呀!那妇人却是眼熟,好似前阵子老朴请客,在他家中见过一次。”

    随即想起文华国喜好人妻的传言,又联想到李敦儒献妻给邓舍的传闻,顿时一惊,不敢再想,加快了脚步,眼看快到丞相府门口,他又忽然想起一事,“适才紧张,没注意。那妇人读给文相听的书,好似《三字经》?”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