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不巧也巧 (第3/3页)
我们必须充分信任彼此!振作起来,戈登,安东,马科斯,卡尔,振作起来!”
最后一句话,林恩是以双拳紧握的姿势压着嗓门嘶吼的,就像是面对劲敌且场零比三落后的足球教练,声情并茂地鼓励着自己的队员们。
大家情绪有所恢复,又没有其他意见,林恩趴回到弹坑边缘,先背身以镜片观察,只到苏军阵地后方炮焰闪动,然后用跟先前相同的姿态举起p44,透过红外线望远瞄准镜,他终于到了一些新东西。
坦克?
红外线夜视仪只对产生热量的物体“感兴趣”,而且是越热越明显。林恩观察到的这些物体处于“吸血鬼”最大观察距离的边缘,起来分模糊,就像是一些当空漂浮的亮团,压根确定不了它们的真正形态。这些亮团的数量很多,周围不到有单独的人员伴随,持续不断的炮声又严重干扰了听觉,所以一开始林恩以为它们是提前离开进攻出发阵地的苏军坦克。等到它们距离更近一些了,他才意识到除了少部分坦克之外,其余的皆是轮式汽车。
进攻开始之前弄轮式车辆到前面来是什么状况,装甲车或拖曳了近程步兵炮的卡车?林恩纳闷不已,但好在他思维够灵活,又出生并成长在那个多年装备仿苏武器的国度,终于恍然大悟:喀秋莎!
作为二战中最常见,也是苏军当时装备量最大的火箭炮型号,b3的最大『射』程为5公里,这相比于步兵炮已经够远了,但比起普通榴弹炮来还是略差一些。林恩算了算,从德军阵地走到这里将近0公里,也就是,苏军的“喀秋莎”要想轰击德军阵地,就必须离开原有阵地向前推进至少5公里!
要是自己有台无线电——林恩又一次被这个可恶的问题所困扰。很可惜,没有无线通讯设备,当不了呼叫本方炮兵“向我开炮”的大无畏英雄,林恩只好另想它法,而且随着那些车辆的不断靠近,他又开始为一个新的问题所困扰:若是这些车辆正面驶过,怎么确保自己不被坦克和卡车的苏军发现?
问题很快有了答案。在雨季和战争的共同作用下,这里的田野到处坑坑洼洼,靠近苏军阵地之处又散布着相当多的弹坑,所以苏军车辆的移动速度很慢,可它们终究是闭灯行进,一辆“喀秋莎”在林恩前方三四米处不慎“失足”,右侧车轮陷入弹坑,无论发动机如何嘶吼,车身也依然纹丝不动。在红外线望远瞄准镜中,林恩到从卡车跳下来好几名士兵,他们有的围着失陷的车轮忙碌,有的跑去前面找坦克帮忙。很快的,一辆坦克倒回到了卡车旁,士兵们便又忙着在坦克和卡车之间系钢绳。如此一来,后续跟进的车辆只好绕开这里——反正抵达发『射』阵地后都需要重新校正『射』击参数,也不在乎偏左或者偏右几百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