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节舌尖上的中国(中)! (第3/3页)
溜溜的眼睛直勾勾地看着电视里被炭烤得金黄的松茸,说道。
“好,明天中午带你去吃。”唐天明说道。
---
在明珠电视台的数据监控室里,杨尚明眼睛盯着屏幕上不断的数据,虽然一脸镇定,但是,心里却忐忑不安。
晚上9点钟,可以说是,是收视的黄金时间段,一般拿来播放热播剧,或是一些收视率火爆的节目。
但是,现在破天荒地拿来播放一部纪录片,这让很多人不解,很多人说了怪话,很多人提出了反对意见。
‘不解’,‘怪话’,‘反对’,也是很正常的。
要知道,纪录片已经日渐式微,在近几年,很少有纪录片能火的,原因有很多,纪录片缺乏娱乐性,太多说教,很多都带有政/治目地等等,当然,最主要的是原因,国内缺少优秀的纪录片。
杨尚明在看完《舌尖上的中国》后,觉得《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非常优秀的纪录片,没有说教,没有太多深度,不带政/治意义,只是用味道营造出一个个真实的故事。
相比‘烹饪大师’,‘美食专家’的故事,或是一场精彩‘厨艺大赛’,手工工挖莲藕,两小时采竹笋,全中国只剩5人继承的高跷式捕鱼,70多岁吉省‘鱼把头’,卖黄馍馍的陕北老汉,陪外婆制作年糕的江浙慈城小姑娘,更接地利,更接近人们的生活,观众更喜欢看。
杨尚明相信,《舌尖上的中国》会火的,所以,他力排众议,将《舌尖上的中国》安排在黄金时间段播出。
不过,相常自信是一回事,〈舌尖上的中国〉能不能火,还是要看收视率以及观众口碑。
0.68,这是《舌尖上的中国》播出的半小时前统计的收视率。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接近9点钟,收视率也些上扬,这让杨尚明松了一口气。
不过,他知道这是陈东的名气带动的收视率上扬,并不能说明节目有多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