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夏州大捷 (第2/3页)
是死死的盯着孔颖达。
李承乾的世界观就比他的父皇要简单了许多,陈正泰和孔颖达唇枪舌剑,而对李承乾而言,这二人只有一个黑,一个白,陈正泰是好人,他帮自己说话,孔颖达不是东西,他拆孤的台。
百官们本也有人想上前呵斥一下陈正泰的,譬如陆德明,可在这一刻,他退缩了,自己若是也站出来,和陈正泰口辩,赢了没脸,输了就更没脸了。
陈正泰还不依不饶:“孔公,所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啊。你看我陈正泰,就没你这么多花花肠子,我虽领取的俸禄不多,却知道陈家能有今日,都拜恩师所赐,恩师父子便是我的衣食父母,我陈正泰读的书没有你多,明白的道理,可能也不如你,可我只谨记着一条,我无论如何,都站在太子一边……”
李承乾听到此处,心里舒坦无比,师兄真是实在啊!
谁料陈正泰似乎觉得这一句未来可能有被打脸的可能,于是下一句道:“谁是太子,我就站哪一边!”
孔颖达这下是气得脸都白了,道:“老夫不和你争辩,老夫要讲的是……”
“这哪里是争辩?孔公,这是立场啊,这就如突厥人要南下,我大唐要横扫大漠一般,在突厥人看来,他们南下有理,在我大唐看来,横扫大漠也有我们的道理,我是大唐的臣民,便觉得大唐有理,觉得突厥人不过是一群强盗,至于他们的道理,我不愿去听,也懒得去理,孔公,我们现在说的,就是这个……立场问题,敢问孔公,你的立场在何处呢?”
孔颖达:“老夫自是心向太子的。”
“心向太子,却这也不满意,那也不满意,处处贬低太子,还是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吗?太子去击突厥,在你眼里有错,太子去了几趟二皮沟,还是有错,那么太子做什么,孔公才能满意呢?”
孔颖达:“……”
他已没什么可说的了,方才还在讲道理,此后你又要谈立场,老夫表明了立场,你又开始说道理了。
而且这道理,简直就和街面上的泼妇吵架一般,老夫……老夫……
陈正泰随即正色道:“恩师,学生以为,太子无过。若是有过,那么确实是学生的问题,学生当初不该向太子进言,痛陈突厥人对我大唐的危害,更不该向太子痛陈边患日益严重,对百姓的危害。若是太子往夏州有过,就请恩师惩罚太子之余,也请惩处学生,学生无话可说。”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悲哀的看了孔颖达一眼。
与孔颖达推诿过失相比,陈正泰直接就把格局给拉高了。
李世民本觉得陈正泰这个家伙……各种唧唧歪歪个没停,还心里有些不耐烦,可听到这里,却也不禁意动了。
这世上,其实根本没有人在乎你的能力问题,能力本质上是次要的,甚至,当你能力越大时,对于李世民这样的天子而言,还要怀疑你的忠诚,因为能力越大的人,若是不忠,对于秩序的危害也最大。
李世民心里吁了口气,不禁在想,朕取陈正泰的,就是这一份知恩图报、士为知己者死之心啊。
此后再看孔颖达,只见孔颖达已经脸色惨然!
其实这个时候,孔颖达也极想立即表示自己忠于皇帝,忠于太子的,只是这个时候,陈正泰已经将这条路堵死了,人家陈正泰已经表明了心迹,你若是也来一句我也一样,这不但显得自己格局太低,水平太次,只怕也难让人产生什么好的印象,只觉得你这人投机取巧罢了。
所以……他只脸色惨然着不做声。
李世民颔首点头,其实等李承乾回来之后,他的气就已消了大半。
陈正泰的表现,也令他极为满意。
李世民本身就是弑兄上位,他最害怕的,恰恰是自己的儿孙们也如此效仿。
正因为如此,李世民极为珍视这嫡长子继承制,太子既然已经是太子,岂有轻易更换的道理?
更不必说父子之间,本就有着深厚的感情。
既然不能换太子,而太子又作出这样的事,这才是李世民举行朝议的原由,他是要让李承乾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说清楚,不使百官们暗中猜测,引发天下人的议论纷纷,最后传出各种流言蜚语,动摇太子的威信。
而陈正泰再三袒护太子,这恰恰就是李世民所需要的。
李世民颔首点头道:“太子去夏州,本也是心系万民,可见太子还是有爱民之心,只可惜他毕竟年少,固有爱民之心,有匡扶天下之举,可此去……却是徒劳无功,不见取下一个突厥人的首级,这终究是有失朝廷的体面啊。”
这一番话,令所有人打起精神,陛下这算是定下了调子了,心是好的,那么……
太子算是躲过了一个大劫!而至于能力不足,似乎也可理解,毕竟……人家还是一个孩子,不能强求。
“陛下所言甚是。”
第一个站出来的乃是长孙无忌,长孙无忌乃是太子的亲舅舅,此时见陛下从轻发落,心里一块大石落地,连忙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