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返回

第327章 催妆礼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27章 催妆礼 (第2/3页)

来了。

    离许清和晏楠、清平郡主的婚期只有三天时间,要准备的东西太多,从今天开始又得向女方家里送催妆的花髻、花粉盘、花扇、销金盖头以及画采线果等礼品。身穿红背子,头戴紫幕首,华衣丽服如贵妇的官媒人往来指点着,一遍遍地检查着各种礼品的种类是否齐全,数量是否无误。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礼是催妆用的,并不是聘礼,聘礼早就下过了。在中国,唐朝以前婚嫁讲究的是门第,那种根据社会等级自然形成的禁铜很难打破,一般的百姓就算你经商富可敌国,想与那些高门联姻也基本不可能。

    而到了宋代,却一改几千年的旧习,民间的联姻看重的不再是门第,而是资财。究其原因,一是那些高门经过后唐与五代的战乱,都已败落,甚至烟消云散,另外就是宋朝极为重商,在这个商品经济社会中,人们的观念都变得比较实际起来,不再象以前那样贪图虚名,而忽视现实。

    在婚嫁中,宋代甚至出现了娶妇先问嫁妆之厚薄;嫁女先问聘礼之多寡。聘礼越多,嫁妆越厚就越有面子,上到高官显贵,下到贫农赤户,无不如此。

    当然,男方聘礼下得越多,女方的嫁妆也越是丰厚,大体而言,嫁妆都得比聘礼多。在钱财上女方总会吃亏些,估计把女儿叫做‘赔钱货”就是从寒代开始的。

    许多富家嫁女,一次就送出嫁妆几十万贯,换算成人民币那就是几个亿啊!即使是贫穷人家,也要尽力筹措,东挪西借,务必把嫁妆办得丰厚,否则就是没面子,女儿到了夫家也会被人看不起。即使是官宦之女,没有丰厚的嫁妆,那一样愁嫁。

    许家这次可是费大神了,许清所有的俸禄,以及各种收入如冬季大棚、刻印作坊等,加起来是十分可观的,可给晏赵两家下完聘礼后,家财几乎为之一空;不过这不要紧,一分投入,两分产出。

    撑过了这段时间,等晏楠和清平郡主一进门,估计许家马上就得变成东京首富;为之一空的就轮到荆王府和晏相国府了!

    等许清下午起床时,家里的下人已经搭起了许多彩棚帷幕,许清未回京之前,这些事情就准备着,只是无心施行而已,如今他回来了,许安也就可以安心的张罗了。

    其实在迎亲之前,整个婚礼的筹办要新郎亲自出面的并不多,无论是当初的换贴、纳吉、下聘等等,主要都是由家中长辈和媒人完成的。

    一般的联姻的过程中,在男女双方定贴之后,还有一个叫‘过眼’的仪式,其实就是相媳妇,这就要自己亲自出马了。

    男女双方约在一些比较雅致的地方见一回面,若是男方满意,就将准备好的珠叙插于女子的发髻上,称之为‘插叙’;若是看不上女方,就送二匹彩缎给女方,谓之为‘压惊’。

    不过无论是晏楠还是清平郡主,未论婚嫁前,许清和她们早就认识,象清平郡主还认识得相对透彻,所以这‘过眼’的程序,当初许清根本没走过,当然,也可说是早走过很多次了。

    而许清真正的苦活累活全积攒到迎亲那天,对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国产免费看片    偷拍黑料吃瓜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